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1.1 工业级磷酸脲 | 第14-15页 |
1.1.1 磷酸脲的性质 | 第14页 |
1.1.2 磷酸脲的用途 | 第14-15页 |
1.2 磷酸脲制备工艺简介 | 第15-18页 |
1.2.1 湿法磷酸的除杂 | 第15-16页 |
1.2.2 湿法磷酸法制备磷酸脲 | 第16-17页 |
1.2.3 热法磷酸法制备磷酸脲 | 第17-18页 |
1.3 磷酸脲结晶的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1.3.1 结晶方法与概述 | 第18-19页 |
1.3.2 晶体成核 | 第19-20页 |
1.3.3 二次成核 | 第20-21页 |
1.3.4 晶体的生长 | 第21页 |
1.3.5 溶解度 | 第21-26页 |
1.3.6 溶解热 | 第26页 |
1.3.7 过饱和度 | 第26-27页 |
1.3.8 介稳区 | 第27-28页 |
1.4 晶体成核生长动力学 | 第28-30页 |
1.4.1 晶体成核生长动力学理论简介 | 第28-29页 |
1.4.2 数学模型和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 第29-30页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第2章 实验过程 | 第32-48页 |
2.1 实验药品和原料 | 第32-3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2.3 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34-48页 |
2.3.1 工业级磷酸脲的制备方法 | 第34页 |
2.3.2 工业级磷酸脲的表征 | 第34-38页 |
2.3.3 磷酸脲溶解度的测定 | 第38-41页 |
2.3.4 磷酸脲冷却降温间歇结晶 | 第41-43页 |
2.3.5 磷酸脲介稳区的测定 | 第43-45页 |
2.3.6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45-48页 |
第3章 磷酸脲的表征及热力学基础数据测定 | 第48-60页 |
3.1 工业级磷酸脲的表征 | 第48-52页 |
3.1.1 磷酸脲晶形晶貌 | 第48-49页 |
3.1.2 实验值自制磷酸脲产品XRD图谱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49页 |
3.1.3 实验值自制磷酸脲产品的国标检测 | 第49-50页 |
3.1.4 实验值自制磷酸脲产品的熔点的测定 | 第50-51页 |
3.1.5 磷酸脲比热容测定 | 第51-52页 |
3.2 磷酸脲热稳定分析 | 第52-57页 |
3.2.1 磷酸脲的热重实验 | 第52页 |
3.2.2 磷酸脲的热重分析 | 第52-5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4章 磷酸脲溶解度及介稳区的测定 | 第60-70页 |
4.1 磷酸脲在水中的溶解 | 第60-64页 |
4.1.1 磷酸脲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 第60-62页 |
4.1.2 磷酸脲在3%硫酸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 第62-63页 |
4.1.3 磷酸脲在纯水中的溶解热 | 第63-64页 |
4.2 磷酸脲在水中的介稳区 | 第64-68页 |
4.2.1 磷酸脲在纯水中的介稳区 | 第65-66页 |
4.2.2 磷酸脲在3%硫酸水溶液中的介稳区 | 第66-67页 |
4.2.3 磷酸脲在纯水中和3%硫酸水溶液中介稳区对比 | 第67-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磷酸脲冷却结晶影响因素 | 第70-82页 |
5.1 降温速率对磷酸脲冷却结晶影响 | 第70-73页 |
5.2 搅拌速率对磷酸脲冷却结晶影响 | 第73-76页 |
5.3 晶种投加温度对磷酸脲冷却结晶影响 | 第76-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6章 工业级磷酸脲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 第82-90页 |
6.1 冷却结晶过程中磷酸脲液相浓度、晶浆密度及粒度分布变化 | 第82-86页 |
6.1.1 预实验 | 第82-84页 |
6.1.2 冷却结晶过程中磷酸脲溶液中晶浆密度及其粒度分布的变化 | 第84-86页 |
6.2 结晶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成核生长动力学方程 | 第86-88页 |
6.2.1 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的估算 | 第86-88页 |
6.2.2 模拟磷酸脲成核速率方程和生长速率方程 | 第8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7.1 实验结论 | 第90-91页 |
7.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