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新疆紫花苜蓿皂苷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 紫花苜蓿的分布和生态学特征第10页
 2. 紫花苜蓿的应用价值第10-12页
 3. 紫花苜蓿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4. 新疆苜蓿资源概述第15-16页
 5. 苜蓿皂苷第16-18页
   ·化学结构第16-17页
   ·皂苷的性质及鉴别第17页
     ·皂苷的理化性质第17页
     ·皂苷的鉴别第17页
   ·皂苷在苜蓿中的分布第17页
   ·皂苷生物学功能第17-18页
 6. 皂苷的提取、分离技术第18-19页
 7. 皂苷的分离纯化方法第19-22页
   ·正丁醇萃取法第19页
   ·有机溶剂沉淀法第19-20页
   ·酸碱水解-乙酸乙酯萃取法第20页
   ·铅盐沉淀法第20页
   ·柱层析法第20-21页
   ·柱层析与有机溶剂沉淀结合法第21-22页
   ·制备色谱法第22页
   ·方法比较第22页
 8. 皂苷的分析检测方法第22-23页
   ·比色法第22-23页
   ·薄层色谱法第23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第23页
 9.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紫花苜蓿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第23页
   ·紫花苜蓿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第23-24页
   ·苜蓿皂苷的抑菌实验第24-25页
第二章 苜蓿总皂苷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第25-36页
 1. 实验材料第25页
 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5-26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26页
   ·紫花苜蓿皂苷提取工艺流程第26页
 3. 超声波提取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第26-34页
   ·实验方法第26-27页
     ·苜蓿皂苷的提取第26页
     ·皂苷标准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6-27页
     ·皂苷得率的计算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响应面法对苜蓿皂苷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0-34页
 4. 提取方法的比较第34-35页
 5. 紫花苜蓿不同部位皂苷含量测定第35页
 6.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层析法纯化苜蓿皂苷第36-46页
 1. 仪器与材料第36-37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6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6页
   ·苜蓿总皂苷纯化工艺流程第36-37页
 2. 实验内容和方法第37-40页
   ·洗脱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7页
   ·上样溶液的制备第37页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第37页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量的测定第37页
   ·大孔吸附树脂解吸率的考察第37-38页
   ·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实验第38-39页
   ·树脂吸附法分离苜蓿皂苷第39-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树脂吸附容量和解吸率的分析第40-41页
   ·D-101 树脂静态吸附实验第41页
   ·D-101 树脂动态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第41-44页
   ·分离的苜蓿皂苷的纯度考查第44-45页
 4.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紫花苜蓿皂苷提取液抑菌实验研究第46-54页
 1. 前言第4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6-53页
   ·样品溶液的的制备第46页
   ·供试菌种第46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46-47页
   ·仪器与试剂第47页
   ·方法第47-53页
     ·滤纸片法鉴定苜蓿皂苷的抑菌能力第47-48页
     ·不同浓度苜蓿皂苷溶液的抑菌效果比较第48-49页
     ·PH 值对苜蓿皂苷抑菌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苜蓿皂苷抑菌成分耐热性实验第50-51页
     ·苜蓿皂苷对微生物作用时间与抑菌率的关系第51-52页
     ·苜蓿皂苷溶液在食品中的防腐应用实验第52-53页
 3.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54-56页
 1. 主要结论第54-55页
   ·苜蓿皂苷的提取方法的优选第54-55页
   ·苜蓿皂苷柱层析法的研究第55页
   ·抑菌实验的探讨第55页
 2. 工作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刺山柑叶黄酮的分离纯化和抑菌活性及其挥发油成分鉴定
下一篇: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的生理特性及耐草甘膦的生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