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超声电机概述 | 第15-17页 |
| ·超声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5页 |
| ·超声电机特点 | 第15-16页 |
| ·超声电机的分类 | 第16-17页 |
| ·超声电机的研究与应用 | 第17-24页 |
| ·国外超声电机的研究发展 | 第17-19页 |
| ·国外超声电机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9-22页 |
| ·国内超声电机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2-24页 |
| ·直线超声电机 | 第24-26页 |
| ·多自由度超声电机 | 第26-30页 |
| ·多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 | 第26-28页 |
| ·多自由度平面超声电机 | 第28-30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第2章 纵弯复合模态平面超声电机换能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1-44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纵弯复合模态平面超声电机换能器结构 | 第31-35页 |
| ·正交纵弯复合模态两自由度换能器结构 | 第31-34页 |
| ·十字正交聚能器结构 | 第34-35页 |
| ·纵弯复合模态超声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 第35-38页 |
| ·驱动足多自由度运动方程 | 第35-37页 |
| ·纵弯复合模态超声电机的致动机理 | 第37-38页 |
| ·驱动足质点运动轨迹的激励方法 | 第38-43页 |
| ·电机沿x、y轴方向运动 | 第38-41页 |
| ·电机沿xOy平面内任意直线运动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超声电机换能器的频率简并及振动形态分析 | 第44-67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十字正交纵弯复合模态换能器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4-49页 |
| ·压电耦合场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44-48页 |
| ·换能器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 ·纵弯模态简并 | 第49-53页 |
| ·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9-51页 |
| ·纵弯模态简并 | 第51-53页 |
| ·换能器谐响应分析 | 第53-54页 |
| ·驱动足振动形态分析 | 第54-65页 |
| ·驱动足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5-56页 |
| ·驱动足不同驱动情况仿真与分析 | 第56-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4章 超声电机电学匹配研究 | 第67-79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超声电机等效电路分析 | 第67-71页 |
| ·超声电机匹配电路结构 | 第71-73页 |
| ·开关逆变电源特性研究 | 第73-74页 |
| ·超声电机匹配特性研究 | 第74-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5章 超声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 | 第79-88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超声电机驱动系统总体结构 | 第79-80页 |
| ·超声信号发生器 | 第80-83页 |
| ·直接数字波合成技术原理 | 第80-82页 |
| ·超声信号发生电路 | 第82-83页 |
| ·超声逆变功率放大电路 | 第83-87页 |
| ·主回路拓扑结构的选择 | 第83-84页 |
| ·全桥逆变主回路的设计 | 第84-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6章 超声电机的实验研究 | 第88-102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实验系统组成及设计 | 第88-91页 |
| ·实验系统组成 | 第88-89页 |
| ·平面超声电机机构设计 | 第89-91页 |
| ·换能器的特性测量 | 第91-96页 |
| ·阻抗特性测量 | 第91-92页 |
| ·激光振动测量 | 第92-96页 |
| ·电学匹配实验研究 | 第96-97页 |
| ·电机性能测试 | 第97-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 结论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
| 个人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