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引言 | 第7页 |
·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第8-9页 |
·损伤和耗能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11-56页 |
·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 | 第11-16页 |
·非线性动力分析过程描述 | 第11页 |
·结构分析模型 | 第11-13页 |
·单元模型 | 第12-13页 |
·恢复力模型 | 第13-14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14-16页 |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时程分析 | 第16-52页 |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16-17页 |
·7度设防烈度下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17-31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17-22页 |
·设防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22-26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26-31页 |
·8度设防烈度下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31-44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31-35页 |
·设防地震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35-39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39-44页 |
·9度设防烈度下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44-52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44-48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 | 第48-52页 |
·侧向刚度比合理取值的探讨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3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Pushover分析 | 第56-73页 |
·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 | 第56-57页 |
·Pushover分析 | 第57-64页 |
·结构模型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参与系数 | 第57-58页 |
·顶点位移与基底剪力关系曲线 | 第58-59页 |
·层间推覆曲线 | 第59-61页 |
·结构模型的塑性铰分布 | 第61-64页 |
·结构抗震性能的检验 | 第64-72页 |
·利用能力曲线和基于我国抗震规范的需求谱进行评估 | 第65-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损伤与耗能 | 第73-81页 |
·损伤分析 | 第73-77页 |
·耗能分析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主要结论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