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时域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 ·频域分析方法 | 第12页 |
| ·基于变换域的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2章 电能质量问题概述 | 第15-20页 |
| ·电能质量问题的起因 | 第15-16页 |
| ·电能质量的定义与分类 | 第16-18页 |
| ·电能质量的定义 | 第16页 |
|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 | 第16-18页 |
| ·电能质量问题的危害 | 第18页 |
|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分析 | 第18-20页 |
| ·电气化铁路的用电特征 | 第18-19页 |
| ·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牵引供电系统建模 | 第20-35页 |
| ·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供电方式 | 第20-21页 |
| ·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 | 第20页 |
| ·牵引网的供电方式 | 第20-21页 |
| ·电力系统侧仿真模型 | 第21-22页 |
| ·牵引变电所模型 | 第22页 |
| ·牵引网多导体传输线参数的计算 | 第22-29页 |
| ·多导体传输线的单位长串联阻抗 | 第22-23页 |
| ·多导体传输线的单位长并联导纳 | 第23-24页 |
| ·单位长串联阻抗矩阵与单位长并联导纳矩阵的合并与简化 | 第24-29页 |
| ·牵引网多导体传输线等值π形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 ·单相线路的等值π形模型 | 第29-31页 |
| ·牵引网多导体传输线等值π形模型 | 第31-32页 |
| ·牵引网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牵引网导线空间分布及相关参数 | 第32-33页 |
| ·牵引网仿真模型 | 第33页 |
| ·电力机车仿真模型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牵引供电系统暂态电能质量仿真研究 | 第35-71页 |
| ·牵引负荷突变对电网暂态电能质量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35-38页 |
| ·牵引负荷突变仿真模型 | 第35-36页 |
| ·牵引负荷突变仿真结果 | 第36-38页 |
| ·机车变压器励磁涌流对电网暂态电能质量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38-47页 |
| ·励磁涌流产生机理及危害 | 第38-39页 |
| ·励磁涌流模型分析与搭建 | 第39-40页 |
| ·励磁涌流仿真分析 | 第40-47页 |
| ·机车过分相过程对电网暂态电能质量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47-66页 |
| ·地面开关自动切换过分相方案仿真研究 | 第47-56页 |
| ·车载自动断电过分相方案仿真研究 | 第56-66页 |
| ·机车工况改变对电网暂态电能质量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66-70页 |
| ·机车再生制动仿真模型 | 第67页 |
| ·机车再生制动仿真结果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