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生物活性的测定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综述第8-19页
   ·生物活性肽简介第8页
   ·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的研究进展第8-18页
     ·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的分类第9-13页
     ·两栖动物皮肤活性肽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第13-14页
     ·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的功能第14-16页
     ·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6-17页
     ·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的应用前景第17-18页
   ·本研究的预期目标与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基因的cDNA克隆第19-24页
   ·材料第19-20页
     ·实验材料第19页
     ·菌种和载体第19页
     ·工具酶与生化试剂第19页
     ·器材第19-20页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第20页
   ·方法第20-21页
     ·引物的设计第20页
     ·总RNA的提取第20-21页
     ·RT-PCR和3′-RACE第21页
     ·克隆测序第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3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基因PCR扩增结果第21-22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基因的cDNA全长第22-23页
   ·讨论第23-24页
第三章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的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第24-47页
   ·材料和工具第24页
     ·材料第24页
     ·分析工具第24页
   ·方法第24-25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的序列分析第24-25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的结构预测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45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第25-27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第27-40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结果第40-41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的二级结构分析结果第41-42页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的两亲性预测第42-45页
   ·讨论第45-47页
第四章 中国林蛙皮肤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的研究第47-51页
   ·材料和方法第47-49页
     ·材料第47-48页
     ·方法第48-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讨论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历及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的情况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窄条带气化工艺适应性综合评价与覆岩变形规律研究
下一篇:赝标量介子和矢量介子在U(3)×U(3)线性σ模型下的辐射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