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展示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分析 | 第11-14页 |
| ·虚拟展示设计与传统展示设计的不同 | 第11-12页 |
| ·虚拟展示设计自身的创造力 | 第12-13页 |
| ·虚拟展示设计中的新技术——虚拟现实 | 第13-14页 |
| ·在虚拟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虚拟展示设计概述 | 第17-31页 |
| ·虚拟展示的概念 | 第17-19页 |
| ·虚拟展示概念 | 第17-18页 |
| ·虚拟展示的归属 | 第18页 |
| ·虚拟展示的分类 | 第18-19页 |
| ·虚拟展示的历史 | 第19-25页 |
| ·虚拟展示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 ·虚拟展示的兴起 | 第20-22页 |
| ·虚拟展示的传播 | 第22-25页 |
| ·虚拟展示设计语言的转换 | 第25-29页 |
| ·展示设计语言转换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 ·展示设计的场景转换 | 第26页 |
| ·虚拟展示的静态与动态 | 第26页 |
| ·网上流动的展示世界 | 第26-28页 |
| ·展示设计的信息化表现 | 第28页 |
| ·设计语言的转换是时代的更替、历史的规律 | 第28-29页 |
| ·虚拟展示在我国的发展 | 第29-31页 |
| 第3章 虚拟展示的特征 | 第31-39页 |
| ·虚拟展示的时代性 | 第31-32页 |
|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 第31页 |
| ·互动参与性 | 第31-32页 |
| ·网络信息化 | 第32页 |
| ·虚拟展示的先进性 | 第32-33页 |
| ·简化的设计程序 | 第32-33页 |
| ·明显提高,效果生动逼真的展示效率 | 第33页 |
| ·虚拟展示的多样性 | 第33-35页 |
|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 第34-35页 |
| ·虚拟展示的艺术性 | 第35-37页 |
| ·虚拟展示设计的艺术与审美文化 | 第35页 |
| ·虚拟展示设计的艺术语言 | 第35-36页 |
| ·虚拟展示设计的艺术性的提升 | 第36-37页 |
| ·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展示设计 | 第37-39页 |
| 第4章 虚拟展示的技术 | 第39-55页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39-40页 |
| ·新媒介技术 | 第40-48页 |
| ·数码技术的运用 | 第40-42页 |
|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 第42-47页 |
| ·网络技术的运用 | 第47-48页 |
| ·虚拟现实技术(VR) | 第48-55页 |
| ·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 | 第48-49页 |
|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 第49-50页 |
|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 第50-51页 |
|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 第51-52页 |
| ·虚拟现实技术的意义 | 第52页 |
| ·虚拟现实技术对展示设计的影响 | 第52-55页 |
| 第5章 虚拟展示的应用 | 第55-59页 |
| ·西湖逍遥——超越时空之旅 | 第55-56页 |
| ·神秘的王朝——玛雅文明展 | 第56页 |
| ·紫禁城——天子的宫殿 | 第56-58页 |
| ·虚拟美术馆——古根海姆 | 第58-5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9-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