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5页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一) 研究内容第10页
  (二)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三、 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第11-15页
  (一)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第11页
  (二) 国外理论研究第11-13页
  (三) 国内理论研究第13-15页
第一章 内蒙古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研究第15-28页
 一、 各区域经济总量的对比第15-18页
  (一) 各区域 GDP 的绝对差距第15-17页
  (二) 各区域 GDP 的相对差距第17-18页
 二、 各区域增长速度的对比第18-21页
 三、 各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分析第21-23页
 四、 各区域效率差异分析第23-25页
  (一) 技术效率差异第23-24页
  (二) 单位 GDP 能耗差异第24-25页
 五、 各区域经济质量差异分析第25-27页
 六、 结论第27-28页
第二章 内蒙古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成因探析第28-37页
 一、 自然条件原因第28-31页
  (一) 区位差异第28-29页
  (二) 资源差异第29-30页
  (三) 人口分布差异第30-31页
 二、 经济因素第31-34页
  (一) 投入要素的差异第31-33页
  (二) 城市化水平的差异第33-34页
 三、 制度及文化、历史因素第34-37页
第三章 对内蒙古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辩证认识第37-40页
 一、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效应第37-38页
  (一) 积极效应第37-38页
  (二) 消极效应第38页
 二、 对内蒙古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辩证认识后的结论第38-40页
第四章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0-47页
 一、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调整东、西部发展战略第40-42页
  (一) 加强东、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第40-41页
  (二) 加强东、西部地区农牧业投入第41页
  (三) 加强东、西部地区科研投入第41-42页
 二、 东、西部地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部地区加快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第42-44页
  (一) 东、西部地区注重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牧业第42-43页
  (二) 中部地区加快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第43页
  (三) 以园区为载体,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第43-44页
 三、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东、中、西部地区要素流动第44-45页
  (一) 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第44页
  (二) 理顺要素价格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第44-45页
  (三) 加快东、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第45页
 四、 加快东、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推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第45-47页
  (一) 中部地区加强自身间的联系,增强凝聚力第45-46页
  (二) 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带动作用第46页
  (三) 东部地区要加大投入,走一条有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制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