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8页 |
| ·粮食产量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 ·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第17-18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18-26页 |
| ·预测的方法简介 | 第18-20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0-26页 |
| ·灰色系统理论用于粮食产量预测的适用性分析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产量概述 | 第28-37页 |
| ·我国粮食产量的演变 | 第28-31页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五个阶段 | 第28-30页 |
| ·各粮食品种在五个历史阶段的产量情况 | 第30-31页 |
| ·我国粮食产量现状 | 第31-35页 |
| ·粮食产量的纵向分析 | 第32-33页 |
| ·粮食产量的横向比较 | 第33-35页 |
|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选择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我国粮食产量预测实证分析 | 第37-45页 |
| ·粮食总产量预测及检验 | 第37-40页 |
| ·粮食总产量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模型的检验 | 第38-40页 |
| ·主要粮食品种产量预测 | 第40-45页 |
| ·稻谷产量预测及检验 | 第40-41页 |
| ·小麦产量预测及检验 | 第41-43页 |
| ·玉米产量预测及检验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挑战及对应措施 | 第45-59页 |
| ·粮食产量面临的新挑战 | 第45-47页 |
| ·粮食生产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制约 | 第45-46页 |
|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态势明显 | 第46-47页 |
| ·发达国家提高粮食产量的政策措施 | 第47-55页 |
| ·基础要素层面 | 第47-49页 |
| ·支撑要素层面 | 第49-52页 |
| ·保障要素层面 | 第52-55页 |
| ·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对策 | 第55-59页 |
| ·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 | 第55-56页 |
| ·完善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体系,强化农业知识的培训 | 第56-57页 |
| ·加强政策法规管理,将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 第57页 |
| ·充分利用WTO规则,完善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 | 第57-58页 |
| ·建立健全粮食风险的防范机制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 ·本文得出的结论 | 第59-60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0页 |
|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