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湖南省各市州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选题背景第13页
     ·选题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9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4-16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8页
     ·研究述评第18-19页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20-2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
     ·论文创新点第20-22页
第2章 湖南省人口发展及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2-32页
   ·湖南省自然及经济社会概况第22页
   ·湖南省人口现状特点第22-24页
     ·人口多、增长快第22页
     ·人口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第22-23页
     ·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第23-24页
   ·湖南省土地资源概况第24-29页
     ·土地资源特征第24-25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25-27页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预测第29-32页
     ·1996-2005 年土地利用变化第29-30页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与预测第30-32页
第3章 湖南省土地承载力计算及分析第32-42页
   ·各市州土地现实生产力第32页
   ·各市州土地生产潜力第32-38页
     ·测算流程与方法第32-35页
     ·数据来源与分析第35-38页
   ·2020 年土地生产力预测第38页
   ·土地资源现实承载力和2020 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第38-39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与土地承载力分区第39-42页
     ·评价与分区方法第39-40页
     ·评价结果与分区第40-42页
第4章 湖南省生态承载力及经济承载力分析第42-49页
   ·生态承载力概念第42-43页
   ·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介绍第43-45页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法第43-44页
     ·生态足迹法第44页
     ·高吉喜法第44页
     ·供需平衡法第44-45页
     ·状态空间法第45页
   ·湖南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5-47页
   ·经济承载力概念第47页
   ·基于经济承载力的区域承载人口盈余状况第47-49页
第5章 提高人地协调程度的对策建议第49-57页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缓解人地矛盾第49-50页
     ·坚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第49页
     ·提高人口素质第49-50页
     ·打破二元人口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50页
   ·保护生态环境第50-51页
   ·因地制宜、抓住时机发展经济第51-52页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第51页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第51页
     ·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51-52页
   ·切实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第52-53页
   ·切实解决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第53-54页
   ·防治耕地土壤退化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第54-55页
   ·提高农业技术,增强土地的承载能力第55-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附录 B 原始数据第67-69页
附录 C 湖南省各市州土地承载力图件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收入增长和分配对农村减贫贡献的区域比较
下一篇:长沙市征地补偿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