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2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概述 | 第20-27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相关概念解析 | 第20-21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基本原则 | 第21-23页 |
| ·合法定目的和精神原则 | 第21页 |
| ·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原则 | 第21-22页 |
| ·基于正常的推理和判断原则 | 第22页 |
| ·符合比例原则 | 第22页 |
| ·遵循信赖保护原则 | 第22-23页 |
| ·遵循法定行政程序原则 | 第23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是权力运行的一般规律 | 第23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关键 | 第23-24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24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是保证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 第24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理论依据 | 第24-27页 |
| ·系统优化原理 | 第24-25页 |
| ·政府再造理论 | 第25-26页 |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6页 |
| ·权变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 第3章 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现状透析 | 第27-32页 |
| ·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现状 | 第27-28页 |
| ·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立法缺口 | 第28页 |
| ·行政程序无法可依 | 第28-29页 |
| ·行政行为前后不一致 | 第29页 |
| ·忽视合理性原则 | 第29-30页 |
| ·行政处罚畸轻或者畸重 | 第30页 |
| ·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 ·封建官场文化的影响 | 第30页 |
| ·法律规章制度自身的宽泛和滞后 | 第30-31页 |
| ·法律制度之间缺乏系统性 | 第31页 |
| ·权力具有自我腐蚀性 | 第31页 |
| ·行政人员人性方面的弱点 | 第31-32页 |
| 第4章 国外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实践与启示 | 第32-38页 |
| ·国外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实践 | 第32-35页 |
| ·美国的实践 | 第32-33页 |
| ·英国的实践 | 第33-34页 |
| ·日本的实践 | 第34-35页 |
| ·国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8页 |
| 第5章 完善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对策 | 第38-48页 |
| ·立法过程中法律控制对策 | 第38-42页 |
| ·提高立法技术水平和精密化程度 | 第38-39页 |
| ·完善行政程序立法 | 第39-41页 |
| ·完善社会监督法律法规建设 | 第41页 |
| ·加强对行政立法的审查和控制 | 第41-42页 |
| ·执法领域中法律控制对策 | 第42-44页 |
| ·增强国民维权意识 | 第42页 |
| ·完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 ·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审计监督 | 第43-44页 |
| ·司法领域中法律控制对策 | 第44-48页 |
| ·扩大司法监督范围 | 第44-45页 |
| ·大力维护司法权威 | 第45-46页 |
| ·加大对权力寻租行为的处罚力度 | 第46页 |
| ·建立适当的行政判例制度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