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2页 |
·介孔硅材料简介 | 第12-13页 |
·介孔硅材料合成方法 | 第13-15页 |
·介孔硅材料的造孔方法 | 第13-14页 |
·介孔硅材料合成理念的发展 | 第14-15页 |
·介孔硅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 第15-21页 |
·介孔硅材料表面的有机硅烷修饰 | 第16-18页 |
·有机硅烷修饰的可控性研究 | 第18-21页 |
·表面修饰的介孔硅材料固载均相催化剂 | 第21-24页 |
·"锚定"法固载均相催化剂 | 第21-23页 |
·非"锚定"法固载均相催化剂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目标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二章 实验及仪器 | 第32-43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3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页 |
·催化活性的测试与分析 | 第32-38页 |
·环戊烯选择性氧化制戊二醛 | 第32-34页 |
·1,5-环辛二烯选择氧化反应 | 第34-37页 |
·苯乙烯选择氧化反应 | 第37-38页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38-42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AES) | 第39页 |
·氮物理吸附 | 第39-40页 |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40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40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0-41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1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 | 第4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41页 |
·激光拉曼(Laser Raman) | 第41-42页 |
·~(31)P核磁共振(~(31)P NMR)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有机磷酸修饰SBA-15固载钨活性物种及其在环戊烯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有机磷酸固载钨基介孔硅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45页 |
·X-SBA的制备 | 第44页 |
·SBA-15表面有机硅烷修饰(PX-SBA的制备) | 第44页 |
·SBA-15表面有机磷酸化(HPX-SBA的制备) | 第44页 |
·活性钨物种的固载(HPWX-SBA的制备) | 第44-45页 |
·有机磷酸固载钨基介孔硅催化剂的表征 | 第45-51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5-46页 |
·氮气吸附 | 第46-47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47页 |
·ICP元素分析 | 第47页 |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47-48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48-49页 |
·~(31)P MAS NMR | 第49-50页 |
·激光拉曼(Laser Raman) | 第50-51页 |
·有机磷酸固载钨基介孔硅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51-52页 |
·测试条件 | 第51页 |
·测试结果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选择性修饰氨基的MCM-41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第55-80页 |
·内外表面选择性修饰氨基的MCM-41固载磷钨酸催化1,5-环辛二烯氧化反应 | 第55-66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内外表面选择性固载磷钨酸介孔硅催化剂的制备 | 第56-58页 |
·内外外表面选择性修饰介孔硅材料的表征 | 第58-62页 |
·活性测试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不同氨基分布模式的功能化MCM-41固载磷钨酸催化1,5-环辛二烯氧化反应 | 第66-78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位点孤立和位点聚集的氨基修饰MCM-41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67-68页 |
·介孔材料和催化剂相关表征 | 第68-74页 |
·HPA(in)-T和HPA(in)-E活性对比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第五章 钨基催化剂催化苯乙烯选择氧化合成苯甲醛的探索 | 第80-90页 |
·引言 | 第80页 |
·钨基催化剂制备 | 第80-81页 |
·内表面氨基修饰的MCM-41(NH_2(in)-MCM-E)的制备 | 第80页 |
·磷钨酸(H_3PW_(12)O_(40),HPA)固载催化剂HPA(in)-E的制备 | 第80-81页 |
·活性钨物种固载催化剂PW(in)-E的制备 | 第81页 |
·钨基催化剂催化苯乙烯选择氧化合成苯甲醛 | 第81-88页 |
·反应条件 | 第81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81-82页 |
·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 第82-83页 |
·钨基催化剂活性对比 | 第83-85页 |
·双氧水的预处理对钨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85-86页 |
·HPA(in)-E的套用情况 | 第86-88页 |
·关于HPA(in)-E与PW(in)-E活性差别原因的假设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3页 |
·研究总结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