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简要述评 | 第16页 |
·研究方案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甘孜州草地退化分析 | 第18-23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0页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18-19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草地退化状况 | 第20-21页 |
·草地退化特征 | 第21-23页 |
3 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 第23-34页 |
·草地利用因素 | 第23-26页 |
·超载过牧 | 第23-24页 |
·滥采滥樵 | 第24-26页 |
·草地建设投入不足 | 第26页 |
·人口因素 | 第26-28页 |
·人口数量 | 第26-27页 |
·人口素质 | 第27-28页 |
·经济因素 | 第28-31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28页 |
·产业结构 | 第28-29页 |
·牧民收入 | 第29-31页 |
·牧民消费支出 | 第31页 |
·管理因素 | 第31页 |
·科技因素 | 第31-32页 |
·制度因素 | 第32-34页 |
·草地产权 | 第32-33页 |
·非正式制度 | 第33-34页 |
4 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 第34-41页 |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区域概况 | 第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模型构建 | 第35-37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35-36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变量选择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5 防止甘孜州草地退化的有效路径 | 第41-48页 |
·加强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草地生产力 | 第41-42页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牧民素质 | 第42-43页 |
·控制人口数量,减轻草地人口压力 | 第42页 |
·发展基础教育,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牧民的素质 | 第42-43页 |
·改造牧区第一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 | 第43-45页 |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拉动牧区经济增长,促进牧民转移 | 第45-46页 |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普及推广科学技术 | 第46-47页 |
·完善草地产权制度,设计适当的非正式制度 | 第47-48页 |
·完善草地产权制度 | 第47-48页 |
·设计适当的非正式制度 | 第48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加大对牧区的资金投入 | 第49-50页 |
·建立健全草地生态补偿机制 | 第50页 |
·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件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