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 | 第11-27页 |
·PRRSV 的起源和分类 | 第11-12页 |
·PRRSV 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病毒的形态特征及其侵入和释放机制 | 第12页 |
·病毒的抵抗力及培养特性 | 第12-13页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3-17页 |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特点 | 第13页 |
·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3-15页 |
·病毒的复制特点及分子遗传变异 | 第15-17页 |
·PRRS 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7-19页 |
·宿主因素 | 第18页 |
·病毒因素 | 第18页 |
·免疫因素 | 第18页 |
·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18-19页 |
·PRRS 的临床症状 | 第19-20页 |
·PRRSV 感染猪的病理变化 | 第20页 |
·胎儿、新生仔猪及哺乳仔猪 | 第20页 |
·母猪 | 第20页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致病机制 | 第20-21页 |
·诊断技术研究 | 第21-23页 |
·抗原检测 | 第21-22页 |
·抗体检测 | 第22-23页 |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第23页 |
·免疫学研究 | 第23-25页 |
·体液免疫 | 第23-24页 |
·细胞免疫 | 第24-25页 |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 | 第25页 |
·防制策略与疫苗免疫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广东省猪群中PRRSV 的调查与其流行毒株的分离 | 第27-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7页 |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27-28页 |
·细胞与阳性对照病毒株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8页 |
·引物设计 | 第28-29页 |
·病例与猪群的调查 | 第29页 |
·病料的采集及处理 | 第29页 |
·细胞培养 | 第29页 |
·病毒分离 | 第29页 |
·PRRSV 的检测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31页 |
·病料样品中PRRSV RT-PCR 结果 | 第30页 |
·病毒分离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广东省PRRSV 流行株NSP2、ORF3、ORF5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3-48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33页 |
·试剂和耗材 | 第33页 |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引物设计及特异性RT-PCR 的建立 | 第34页 |
·病毒的增殖 | 第34页 |
·病毒RNA 的提取 | 第34页 |
·RT-PCR | 第34页 |
·RT-PCR 产物的鉴定 | 第34-35页 |
·纯化回收DNA 片段 | 第35页 |
·纯化产物与pMD 18-T Vector 连接 | 第35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 法) | 第35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5-36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6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的序列分析 | 第37页 |
·分离毒株ORF3、ORF5、Nsp2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7页 |
·结果 | 第37-45页 |
·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7页 |
·病毒分离的与初步鉴定 | 第37-38页 |
·Nsp2、ORF3 和ORF5 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38页 |
·Nsp2 基因变异缺失区序列分析 | 第38-40页 |
·分离毒株ORF3 的序列分析 | 第40-42页 |
·分离毒株ORF5 的序列分析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广东省PRRSV 流行株GDYF 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48-67页 |
·试验材料 | 第48-49页 |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试剂和耗材 | 第48页 |
·毒株、菌种和质粒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9页 |
·引物设计 | 第49-50页 |
·病毒RNA 的提取 | 第50页 |
·各段基因的扩增 | 第50页 |
·RT-PCR 产物的鉴定 | 第50页 |
·纯化回收DNA 片段 | 第50页 |
·纯化产物与pMD 18-T Vector 连接 | 第50-51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 法) | 第51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51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51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51页 |
·重组质粒的测序分析 | 第51页 |
·本研究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 | 第51页 |
·结果 | 第51-65页 |
·全基因组多个片断的扩增及阳性克隆鉴定 | 第51-53页 |
·5′NCR 的扩增结果及其序列分析 | 第53-55页 |
·非结构蛋白的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结构蛋白的序列分析 | 第59-63页 |
·3′ UTR 的扩增结果及其序列分析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