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裂缝精细描述及分布预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9页 |
·塔河油田奥陶纪沉积特征 | 第15-16页 |
·早奥陶世沉积背景 | 第15-16页 |
·中晚奥陶世沉积背景 | 第16页 |
·奥陶系构造演化特征 | 第16-19页 |
·加里东中、晚期构造运动 | 第16-17页 |
·海西早期运动 | 第17页 |
·海西晚期运动 | 第17-18页 |
·印支-燕山运动 | 第18页 |
·喜山运动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19-37页 |
·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 第19-31页 |
·构造裂缝裂缝发育特征 | 第19-26页 |
·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 | 第26-31页 |
·裂缝成因机制 | 第31-37页 |
·裂缝的分期 | 第31-34页 |
·裂缝的成因机制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构造应力场模拟 | 第37-50页 |
·海西早期构造应力场的模拟 | 第38-45页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8页 |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岩石力学参数 | 第39-41页 |
·生成有限元模型 | 第41页 |
·加载载荷 | 第41-42页 |
·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裂缝发育区预测 | 第45-50页 |
·剪切破裂准则——库伦—纳维叶剪破裂准则 | 第45-46页 |
·张破裂准则——格里菲斯准则 | 第46-47页 |
·发育区预测 | 第47-50页 |
第五章 裂缝测井特征研究及识别 | 第50-76页 |
·裂缝的测井曲线特征 | 第50-54页 |
·裂缝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 | 第50-51页 |
·裂缝的FMI 成像测井曲线特征 | 第51-54页 |
·裂缝的测井识别 | 第54-61页 |
·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 第54-58页 |
·测井参数的选取 | 第58-61页 |
·基于Bayes 判别的裂缝识别 | 第61-76页 |
·判别原理 | 第61-63页 |
·效果分析 | 第63-65页 |
·塔河四区裂缝段的划分 | 第65-76页 |
第六章 裂缝与溶洞的组合类型及垂向分带 | 第76-96页 |
·缝洞组合类型 | 第76-81页 |
·缝洞储集体纵向分带 | 第81-96页 |
·岩溶分带研究现状 | 第81-83页 |
·缝洞储集体垂向分带 | 第83-96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