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研究--以青岛胶南市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22页 |
第一章 定位和回顾:概念阐释及历史考察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定义分析 | 第22-24页 |
一、地方政府 | 第22页 |
二、执行力 | 第22-23页 |
三、政府执行力 | 第23页 |
四、地方政府执行力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构成要素 | 第24-26页 |
一、执行主体 | 第24页 |
二、执行资源 | 第24-25页 |
三、执行制度 | 第25页 |
四、执行客体 | 第25页 |
五、执行环境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历史沿革 | 第26-31页 |
一、地方政府演变过程 | 第26-27页 |
二、地方政府执行力演变逻辑 | 第27-31页 |
第二章 考察与分析:问题分析及原因探讨 | 第31-37页 |
第一节 胶南市执行力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一、总体顺畅中逐步弱化 | 第31页 |
二、利益导向下的执行主体低效 | 第31-32页 |
三、行政惯性下执行方式的简单机械 | 第32页 |
四、机制缺损下的执行失范 | 第32-33页 |
五、执行环境制约下的执行不力 | 第33页 |
第二节 执行不力的原因探讨 | 第33-37页 |
一、执行主体素质不高 | 第33-34页 |
二、执行客体的影响制约 | 第34页 |
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第34-35页 |
四、公共政策质量不高 | 第35-36页 |
五、执行方式的单调机械 | 第36页 |
六、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溯源与求解:理论支持与路径探讨 | 第37-56页 |
第一节 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理论支持 | 第37-39页 |
一、善治理论及其启示 | 第37页 |
二、系统理论及其启示 | 第37-38页 |
三、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启示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分析 | 第39-56页 |
一、宏观层面:加强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建设 | 第39-44页 |
二、中观层面:架构科学合理的执行网络 | 第44-54页 |
三、微观层面:培育地方政府执行主体的执行力素质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