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反馈预编码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无线通信的发展第10-11页
   ·MIMO 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1-12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2章 MIMO 无线通信技术第14-27页
   ·无线信道概述第14-22页
     ·电磁波的传播形式第14-15页
     ·无线信号的损失与衰落第15-16页
     ·无线信道的动态特性第16-22页
   ·MIMO 无线信道模型第22-23页
   ·MIMO 系统的信道容量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基于V-BLAST 结构的信号检测技术第27-34页
   ·分层空时码及V-BLAST 模型结构第27-28页
   ·基于V-BLAST 系统分层空时码的检测技术第28-30页
     ·最大似然(ML)检测第29页
     ·迫零(ZF)检测第29-30页
     ·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第30页
   ·连续干扰抵消(SIC)接收机第30-31页
   ·具有排序的连续干扰抵消(OSIC)接收机第31-32页
   ·性能仿真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MIMO 预编码技术第34-47页
   ·MIMO 预编码技术概述第34页
   ·MIMO 预编码系统模型和原理第34-37页
     ·系统模型第34-35页
     ·基于迫零准则的线性预编码技术第35页
     ·基于MMSE 准则的线性预编码技术第35-36页
     ·基于SVD 分解的线性预编码技术第36-37页
   ·具有有限反馈的MIMO 预编码设计第37-45页
     ·有限比特反馈MIMO 系统的基本模型第37-38页
     ·有限反馈预编码的相关准则第38-43页
     ·基于householder 量化的迭代计算和重建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多用户MIMO 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研究第47-61页
   ·多用户MIMO 系统模型第47-48页
   ·多用户MIMO 线性预编码技术第48-54页
     ·基于迫零(ZF)的多用户MIMO 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法第48-50页
     ·基于信泄噪比(SLNR)的多用户MIMO 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法第50-51页
     ·性能仿真第51-54页
   ·多用户预编码技术的预处理方法第54-59页
     ·一种简单的多用户预处理方法第54-55页
     ·基于前置维纳滤波的预编码处理方法(Tx-LWF 方法)第55-58页
     ·性能仿真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1-62页
   ·未来研究工作及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IP的异构网络中终端垂直切换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下一代无线IP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