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本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第2章 网络编码概述 | 第11-27页 |
·网络编码原理 | 第11-18页 |
·编码 | 第14-15页 |
·解码 | 第15页 |
·选择线性组合 | 第15-16页 |
·实现问题 | 第16-18页 |
·网络编码的优缺点 | 第18-21页 |
·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线性网络编码 | 第21-22页 |
·单源和多源网络编码 | 第22-23页 |
·应用层和网络层网络编码 | 第23-24页 |
·支持异构性的网络编码 | 第24页 |
·支持动态性的网络编码 | 第24-25页 |
·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单位容量网络下的面向动态组播的网络编码算法 | 第27-42页 |
·相关概念 | 第27页 |
·算法描述 | 第27-36页 |
·构造网络拓扑图 | 第28-29页 |
·节点的加入和退出 | 第29-30页 |
·形成最大流路由子图 | 第30-31页 |
·形成组播路由图 | 第31-32页 |
·源节点编码 | 第32-33页 |
·其他节点收发数据 | 第33-36页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36-39页 |
·路由子图建立模块 | 第36-38页 |
·数据分发模块 | 第38-39页 |
·协议设计 | 第39-41页 |
·总体设计 | 第39-40页 |
·Tcl 控制流程设计 | 第40页 |
·报文设计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异构容量网络下的面向动态组播的网络编码算法 | 第42-49页 |
·相关概念 | 第42页 |
·算法描述 | 第42-47页 |
·构造网络拓扑图 | 第42-43页 |
·节点的加入和退出 | 第43页 |
·形成最大流路由子图 | 第43-44页 |
·形成组播路由图 | 第44-45页 |
·源节点编码 | 第45-46页 |
·中间节点收发数据 | 第46-47页 |
·接收节点收发数据 | 第47页 |
·协议设计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算法仿真与评价 | 第49-64页 |
·NS2 介绍 | 第49-50页 |
·用户接口设计 | 第50-52页 |
·评价指标 | 第52页 |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2-63页 |
·功能验证 | 第52-59页 |
·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