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线阴极保护电位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页 |
·研究结论 | 第12-13页 |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在役输气管线阴极保护机理和有效性评价 | 第14-35页 |
·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 | 第14-21页 |
·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 第14-16页 |
·阴极保护参数 | 第16-19页 |
·阴极保护的方法 | 第19-21页 |
·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和测量计算 | 第21-26页 |
·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体系的电位分布问题 | 第21-22页 |
·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测量 | 第22-23页 |
·IR 降及其修正 | 第23-26页 |
·其它影响阴极保护测量的因素 | 第26页 |
·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的数值模拟计算 | 第26-31页 |
·拉普拉斯方程的导出 | 第26-28页 |
·恒流电场及其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拉普拉斯方程的求解 | 第30-31页 |
·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的有效性评价 | 第31-32页 |
·管道防腐蚀测试方法 | 第32-34页 |
·DCVG 检测 | 第32-33页 |
·CIPS 检测 | 第33页 |
·阴极保护电位安全区域分布 | 第33-34页 |
·阴极保护水平划分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相关知识介绍 | 第35-41页 |
·B/S 结构体系 | 第35-37页 |
·B/S 结构体系原理 | 第35-36页 |
·B/S 结构体系特点 | 第36-37页 |
·系统使用动态服务器页面(ASP)的理论基础 | 第37-39页 |
·ASP 网页的特点 | 第38页 |
·使用ASP 概念的核心内涵 | 第38-39页 |
·使用 web 作为软件界面的基础 | 第39-40页 |
·web 原理 | 第39页 |
·web 的特点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软件系统开发方案 | 第41-45页 |
·系统技术特点 | 第41-42页 |
·功能模块说明 | 第42-44页 |
·功能需求与模块对应关系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系统的开发、测试及应用 | 第45-78页 |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第45-75页 |
·系统首页设计说明 | 第45-46页 |
·操作员管理设计说明 | 第46-48页 |
·密码修改设计说明 | 第48-49页 |
·编码表维护设计说明 | 第49-50页 |
·管线基本数据录入设计说明 | 第50-52页 |
·管段基本数据录入设计说明 | 第52-53页 |
·检测桩基本数据录入设计说明 | 第53-55页 |
·保护电位数据录入设计说明 | 第55-57页 |
·外防护层电阻率数据录入设计说明 | 第57-59页 |
·基本数据查询设计说明 | 第59-61页 |
·保护状况数字分析设计说明 | 第61-64页 |
·保护状况图形分析设计说明 | 第64-66页 |
·外防护层电阻率分析设计说明 | 第66-68页 |
·在线帮助设计说明 | 第68页 |
·公用模块设计说明 | 第68-69页 |
·数据库对象设计说明 | 第69-75页 |
·运行设计 | 第75页 |
·故障处理说明 | 第75页 |
·系统的测试 | 第75-77页 |
·测试环境 | 第75-76页 |
·测试内容 | 第76页 |
·测试结果 | 第76-77页 |
·系统的应用 | 第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建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