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裂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及应用 | 第12-14页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发展 | 第12-13页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及应用 | 第13-14页 |
|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第14-18页 |
| ·预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特点 | 第14-16页 |
| ·预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 ·内容 | 第18-19页 |
| ·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预压装配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研究 | 第20-32页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 第20-21页 |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第20页 |
|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第20-21页 |
| ·国际主要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新西兰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 ·日本相关研究 | 第22页 |
| ·美国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 ·国际预应力协会(FIP)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同济大学相关研究 | 第24页 |
| ·东南大学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研究 | 第25-26页 |
| ·节点研究主要理论 | 第26-32页 |
| ·节点的破坏型式 | 第26-27页 |
| ·节点受力机理 | 第27-30页 |
| ·节点裂缝控制及节点设计准则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预压装配式节点试验研究 | 第32-40页 |
| ·试件设计制作 | 第32页 |
| ·试验材料性能 | 第32-34页 |
| ·试验加载制度 | 第34-35页 |
| ·试验加载装置及目的 | 第35-36页 |
| ·试验测量内容 | 第35页 |
| ·试验装置 | 第35-36页 |
| ·试验过程 | 第36-40页 |
| ·拟动力试验 | 第36-37页 |
| ·拟静力试验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5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50页 |
| ·滞回曲线 | 第40-42页 |
| ·剪切角滞回曲线 | 第42-44页 |
| ·梁端应变 | 第44-46页 |
| ·裂缝分布 | 第46-48页 |
| ·框架延性 | 第48-50页 |
| ·节点核芯区抗裂验算 | 第50-56页 |
| ·节点核芯区剪力 | 第50-51页 |
| ·节点核芯区抗裂公式一 | 第51-52页 |
| ·节点核芯区抗裂公式二 | 第52-54页 |
| ·节点核芯区剪力值计算及节点抗裂分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58-69页 |
| ·有限元概述 | 第58-59页 |
| ·有限元法原理 | 第58页 |
| ·ANSYS 软件概述 | 第58-59页 |
| ·建立模型 | 第59-66页 |
| ·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59-61页 |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61-63页 |
| ·网格划分 | 第63-64页 |
| ·约束和加载 | 第64-66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