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法在月经病中的运用
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1 提倡扶阳的学术流派代表医家及主要学术思想介绍 | 第8-36页 |
·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概要 | 第8-9页 |
·历代医家对阳气的认识 | 第9-12页 |
·当代扶阳学说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12-15页 |
·生活习惯造成的阳虚 | 第12-13页 |
·错误治疗导致的阳虚 | 第13-15页 |
·倡导扶阳的学术流派主要代表医家介绍 | 第15-19页 |
·扶阳名家的学术思想探讨 | 第19-30页 |
·李果的学术思想探讨 | 第19-22页 |
·张景岳的学术思想探讨 | 第22-26页 |
·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 | 第26-30页 |
·关于阳虚的现代研究 | 第30-32页 |
·扶阳第一要药附子用量的相关讨论 | 第32-36页 |
·辩证精良,用方准确 | 第33页 |
·炮制减毒 | 第33页 |
·配伍制毒 | 第33-34页 |
·久煎去毒 | 第34-36页 |
2 扶阳法在月经病中的具体运用 | 第36-75页 |
·月经病 | 第36-37页 |
·月经病的概念 | 第36页 |
·西医学对月经的认识 | 第36-37页 |
·温阳法与扶阳法 | 第37-38页 |
·阳气对女性身体的作用 | 第38-39页 |
·阳气在月经周期中的作用 | 第39页 |
·月经病中阳虚证型的大致类别 | 第39-41页 |
·当代扶阳法对月经的治疗 | 第41-71页 |
·月经先期 | 第41-42页 |
·月经后期 | 第42-46页 |
·月经先后无定期 | 第46-47页 |
·经期延长 | 第47-50页 |
·经间期出血 | 第50-51页 |
·月经过多 | 第51-55页 |
·月经过少 | 第55-57页 |
·崩漏 | 第57-60页 |
·闭经 | 第60-63页 |
·痛经 | 第63-65页 |
·月经前后诸症 | 第65-67页 |
·绝经前后诸证 | 第67-68页 |
·针灸治疗月经病 | 第68-71页 |
·郭志强教授论治妇科病中与扶阳有关的学术思想 | 第71-75页 |
·女子阴常不足,阳非有余 | 第71页 |
·从肾论治崩漏,临证注重扶阳 | 第71-72页 |
·运用温通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 第72-73页 |
·内治主以调周法 | 第73-75页 |
3 总结与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