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中文文摘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一、学术史回顾 | 第9-13页 |
|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第13页 |
| 三、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南安商人与商工文化刍议 | 第15-39页 |
| 第一节 概念的内涵解析:"商人"、"华侨"、"绅商"、"侨商" | 第15-17页 |
| 第二节 边缘性南安商人:绅商与侨商 | 第17-19页 |
| 第三节 商贸活动区域 | 第19-36页 |
| 第四节 南安商人的商工精神 | 第36-39页 |
| 第二章 变迁中的泉南社会结构 | 第39-61页 |
| 第一节 泉南社会概述 | 第39-45页 |
| 第二节 泉州侨乡的形成 | 第45-47页 |
| 第三节 侨乡经济结构的转变 | 第47-52页 |
| 第四节 侨乡新式教育与公益事业 | 第52-61页 |
| 第三章 南安商人与侨乡的链接 | 第61-71页 |
| 第一节 商人的社会资源获取 | 第61-64页 |
| 第二节 侨乡经济转型:近代南安商人的推动 | 第64-68页 |
| 第三节 依存与互动 | 第68-71页 |
| 第四章 侨乡的教育与慈善公益事业:南安商人的捐助 | 第71-81页 |
| 第一节 侨乡教育近代化与南安商人的推助 | 第71-74页 |
| 第二节 侨乡慈善公益事业的推广与南安商人的捐赠 | 第74-77页 |
| 第三节 捐赠的动机及其社会效应 | 第77-81页 |
| 第五章 南安商人在近世社会的角色透视 | 第81-89页 |
| 第一节 南安商人与传统组织的修复 | 第81-84页 |
| 第二节 "商人"形象蜕变:功能和象征的呈现 | 第84-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附录1 | 第91-101页 |
| 附录2 | 第101-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7-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1-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