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光合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叶色突变体第10页
   ·叶色突变体的类型第10页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第10-11页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方式第11-12页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理第12-14页
   ·叶色突变的应用第14-16页
第二章 引言第16-18页
第三章 两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第18-26页
   ·供试材料第18页
   ·试验方法第18-19页
     ·δ-氨基乙酰丙酸(ALA)的测定第18页
     ·胆色素原(PBG)的测定第18页
     ·尿卟啉原Ⅲ(Urogen Ⅲ)和粪卟啉原(Coprogen III)的测定第18-19页
     ·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卟啉(Mg-Proto)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的测定第19页
     ·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的测定第19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19页
   ·结果分析第19-23页
     ·突变体叶绿体前体物质的含量变化第19-23页
   ·讨论第23-26页
第四章 两个水稻叶色突变体光合特性研究第26-38页
   ·供试材料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28页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第27页
     ·光响应曲线和C02响应曲线的测定第27页
     ·光合日变化测定第27页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第27页
     ·叶绿体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第27-28页
   ·结果分析第28-35页
     ·不同生长时期两个突变体光合色素含量第28-31页
     ·突变体叶片的光合特性第31页
     ·突变体的光响应曲线及模拟参数第31-32页
     ·突变体的光响应曲线及模拟参数第32-33页
     ·突变体的光合日变化第33-34页
     ·突变体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第34-35页
     ·突变体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第35页
   ·讨论第35-38页
第五章 两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生理生化研究第38-48页
   ·试验方法第38-40页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38页
     ·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第38页
     ·SOD活力的测定第38-39页
     ·POD活力测定第39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39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9-40页
   ·结果分析第40-45页
     ·突变体丙二醛动态变化第40页
     ·突变体电导率动态变化第40-41页
     ·突变体SOD动态变化第41-42页
     ·突变体POD动态变化第42-43页
     ·突变体可溶性糖动态变化第43-44页
     ·突变体可溶性蛋白动态变化第44-45页
   ·讨论第45-48页
第六章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缩略词表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若干国内外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陆地棉F2与F2:7重组近交系群体图谱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