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媒介权力的界定及其生成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大众媒介的权力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媒介权力的界定 | 第15-20页 |
一、权力 | 第15-16页 |
二、媒介权力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三、媒介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 第17-19页 |
四、媒介即讯息—技术决定论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政治场域中的媒介权力 | 第20-21页 |
第四节 媒介权力的生成 | 第21-22页 |
第五节 从媒体"造星"运动分析媒介权力的生成过程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语言符号与媒介权力建构 | 第23-27页 |
第一节 符号资本产生符号权力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权力场域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新闻话语与媒介权力建构 | 第27-37页 |
第一节 话语分析中的语言符号 | 第27-30页 |
一、话语及话语分析的内涵 | 第27-28页 |
二、话语分析的语言符号视角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结构主义语境下的话语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受众对语言符号的解读 | 第32-33页 |
第四节 以拉萨事件为例解析新闻语篇中的话语 | 第33-37页 |
一、词汇选择 | 第36页 |
二、话语实践层面 | 第36页 |
三、打砸抢事件的新闻语境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神话"与媒介权力建构 | 第37-43页 |
第一节 从索绪尔到罗兰·巴特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内涵意义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大众媒介借助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完成媒介权力的建构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