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抗氧化新型冬虫夏草胞外多糖的制备、结构与溶液特征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4页
   ·引言第15-16页
   ·真菌多糖第16-22页
     ·真菌多糖的来源第16页
     ·真菌多糖的分类第16页
     ·真菌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第16-18页
     ·真菌多糖的结构第18-20页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第20-22页
   ·冬虫夏草多糖第22-32页
     ·冬虫夏草生物学特性第22-23页
     ·冬虫夏草分布和研究历史第23-24页
     ·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和化学成分第24-25页
     ·冬虫夏草多糖的来源第25-27页
     ·冬虫夏草多糖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第27-2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8-30页
     ·冬虫夏草多糖的药理活性第30-31页
     ·研究现状及思考第31-32页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立论依据第32-3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冬虫夏草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第34-49页
   ·引言第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实验原料第34页
     ·主要试剂第34-35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8页
     ·95%乙醇添加倍数对胞外多糖沉淀量的影响第39-40页
     ·沉淀时间对胞外多糖沉淀量的影响第40-41页
     ·发酵液pH 值对胞外多糖沉淀量的影响第41-42页
     ·模型的预测和统计分析第42-44页
     ·响应面和等高线图的分析第44-47页
     ·预测模型的验证和最佳条件的确定第47页
     ·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冬虫夏草胞外多糖的分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第49-66页
   ·引言第49-5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4页
     ·实验原料第50页
     ·主要试剂第50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5页
     ·脱蛋白方法的确定第54-57页
     ·脱色方法的确定第57-58页
     ·DEAE-52-Cellulose 柱层析分离分级第58-59页
     ·体外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第59-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冬虫夏草胞外多糖的纯化和结构表征第66-92页
   ·引言第66-67页
   ·材料与方法第67-73页
     ·实验原料第67页
     ·主要试剂第67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67-68页
     ·实验方法第68-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90页
     ·Sephadex G-100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第73-74页
     ·纯度鉴定第74-76页
     ·分子量测定第76页
     ·基本理化性质第76-7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77-78页
     ·单糖组成分析第78-80页
     ·甲基化分析第80-81页
     ·部分酸水解第81-82页
     ·高碘酸氧化第82-83页
     ·Smith 降解第83-85页
     ·核磁共振分析第85-88页
     ·虫草菌类中发现的多糖结构第88-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冬虫夏草胞外多糖的溶液行为研究第92-113页
   ·引言第92页
   ·材料与方法第92-95页
     ·实验原料第92页
     ·主要试剂第92-93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93页
     ·实验方法第93-95页
   ·结果与讨论第95-111页
     ·溶液构象的初步判定第95-97页
     ·粘度行为变化第97-101页
     ·比旋度变化第101-102页
     ·粒度分布变化第102-104页
     ·紫外光谱分析第104-107页
     ·圆二色谱分析第107-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六章 冬虫夏草胞外多糖的分子链构象研究第113-125页
   ·引言第113页
   ·材料与方法第113-116页
     ·实验原料第113页
     ·主要试剂第113页
     ·主要仪器第113-114页
     ·实验方法第114-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123页
     ·分子链构象第116-120页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第120-122页
     ·固态表观形貌观察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结论与展望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4页
附录第144-151页
 附录1 多糖分子量测定校正曲线第144-145页
 附录2 胞外多糖EPS-1A 的核磁共振图第145-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1-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分子催化合成天然苯甲醛的绿色化研究
下一篇:化学产品设计中的结构—性能关系:药物控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