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2-甲氧基雌二醇脂质体冻干粉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1章 2-甲氧基雌二醇及脂质体冻干粉的研究进展第14-25页
 1 2-ME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抗肿瘤作用机制第14-15页
   ·2-ME作为抗癌药物的优势第15-16页
   ·小结第16-17页
 2 脂质体冻干粉的研究进展第17-25页
   ·冻干机制第17-18页
   ·残留水量的控制第18-19页
   ·T_m,T_g和ESR第19页
   ·处方因素第19-22页
   ·工艺参数第22-23页
   ·结论第23-25页
第2章 2-甲氧基雌二醇脂质体处方前研究第25-34页
 1 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试剂第25页
   ·仪器第25-26页
 2 方法第26-28页
   ·2-ME理化性质的考察第26-27页
   ·2-ME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7-28页
   ·2一甲氧基雌二醇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第28页
 3 结果第28-32页
   ·2-ME检测波长的确定第28-29页
   ·2-ME的酸碱性第29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ME的解离常数第29页
   ·2-ME水中溶解度的测定第29-30页
   ·2-ME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0-31页
   ·2-ME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第31-32页
 4 讨论第32-33页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32页
   ·包封率的测定第32-33页
 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2-甲氧基雌二醇脂质体的制备第34-43页
 1 仪器与试剂第34-35页
   ·试剂第34页
   ·仪器第34-35页
 2 方法第35-37页
   ·脂质体制备方法筛选第35-36页
   ·处方筛选第36-37页
   ·工艺优化第37页
   ·包封率的验证第37页
 3 结果第37-41页
   ·不同制备方法结果第37-38页
   ·有机溶剂的选择第38页
   ·磷脂种类的选择第38-39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39-40页
   ·工艺优化第40-41页
   ·包封率的验证第41页
 4 讨论第41-42页
   ·制备方法的选择第41页
   ·药脂比对包封率的影响第41-42页
   ·胆固醇用量的影响第42页
   ·制备工艺的影响第42页
 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2-ME-L冻干粉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第43-54页
 1 仪器与试剂第43-44页
   ·试剂第43页
   ·仪器第43-44页
 2 方法第44-46页
   ·2-ME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第44页
   ·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量第44页
   ·形态学分析第44-45页
   ·粘度的测定第45页
   ·初步稳定性研究第45页
   ·体外释药行为的研究第45-46页
 3 结果第46-52页
   ·单用冻干保护剂的筛选第46-47页
   ·冻干保护剂的联合使用第47-48页
   ·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量第48-49页
   ·形态学分析第49页
   ·粘度的测定第49-50页
   ·初步稳定性研究第50-52页
   ·体外释药行为第52页
 4 讨论第52-53页
   ·冻干保护剂的筛选第52-53页
   ·脂质体表征第53页
   ·稳定性测定第53页
 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2-ME-L冻干粉药代动力学研究第54-63页
 1 仪器与试剂第54-55页
   ·试剂第54页
   ·仪器第54页
   ·实验动物第54-55页
 2 方法第55-57页
   ·色谱条件第55页
   ·溶液配制第55-56页
   ·样品的处理第56页
   ·方法学考察第56-57页
   ·药动学研究第57页
 3 结果第57-61页
   ·专属性第57-58页
   ·标准曲线第58-59页
   ·精密度第59页
   ·回收率第59页
   ·稳定性实验第59-60页
   ·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测定第60页
   ·血浆药动学房室模型的判断第60-61页
   ·房室模型的药动学参数研究第61页
 4 讨论第61-62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61-62页
   ·给药溶剂的选择第62页
   ·检测器选择和内标的选择第62页
   ·药动学参数第62页
 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2-ME-L冻干粉组织损伤实验第63-68页
 1 仪器与试剂第63页
   ·试剂第63页
   ·仪器第63页
   ·实验动物第63页
 2 方法第63-64页
   ·饲养方法第63-64页
   ·剂量与分组第64页
   ·观察期第64页
 3 结果第64-67页
   ·笼旁观察与系统尸解第64页
   ·病理切片第64-67页
 4 讨论第67页
   ·笼旁观察第67页
   ·病理切片第67页
 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个人简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其对XIAP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白细胞介素18在脓毒症诊断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