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面向方面机制的模型驱动架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相关研究现状第15-18页
     ·模型驱动架构及面向方面的理论研究现状第15-16页
     ·统一建模语言UML 模型扩展机制及对象约束语言OCL第16-17页
     ·模型驱动架构下面向方面的建模及变换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组织结构第19-20页
第2章 软件体系结构第20-25页
   ·软件体系结构定义第20-21页
   ·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元素第21-23页
   ·软件体系中的非功能属性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模型驱动架构第25-36页
   ·传统的软件开发面临的问题第25-26页
   ·MDA 开发的生命周期第26-27页
   ·MDA 的核心概念第27-28页
     ·MDA 的模型第27页
     ·计算无关模型(CIM)第27页
     ·平台无关模型(PIM)第27页
     ·平台相关模型(PSM)第27-28页
     ·代码模型(Code)第28页
   ·模型变换第28-29页
   ·MDA 核心技术规范第29-34页
     ·统一建模语言(UML)第30-31页
     ·元对象设施(MOF)第31-32页
     ·公共数据仓库元模型CWM(Common Warehouse Meta-mode第32-33页
     ·XML 元数据交换XMI(XML Metadata Interchange)第33-34页
   ·对象约束语言OCL第34页
   ·MDA 框架及元建模框架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第36-48页
   ·软件的发展—软件方法的演进第36-37页
   ·OOP 的不足第37-38页
   ·面向方面方法的提出第38-39页
   ·AOP 的核心概念第39-42页
     ·关注点(Concern)第40页
     ·连接点(Join Point)第40-41页
     ·切入点(Pointcut)第41页
     ·通知(Advice)第41页
     ·方面(Aspect)第41页
     ·组合(Composition)第41-42页
     ·编织(Weaving)第42页
   ·AOP 程序的开发过程第42-43页
   ·主流AOP 技术第43-47页
     ·AspectJ第43-45页
     ·自适应程序设计第45-46页
     ·多维关注点分解第46-47页
     ·组合过滤器原理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模型驱动架构下面向方面的建模与变换第48-63页
   ·建模语言的选择——UML 及其UML Profile第48-49页
   ·UML 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第49-50页
   ·MDA 元模型第50页
   ·模型转换框架的设计第50-51页
   ·OCL 基本语法结构表达式第51-54页
   ·面向方面软件开发及面向方面的建模第54-57页
     ·面向方面的建模第54-55页
     ·AspectJ 元模型第55-56页
     ·面向方面的模型驱动框架第56-57页
   ·实例分析第57-60页
     ·功能介绍第57-59页
     ·基于J2EE 平台面向方面的模型驱动框架第59-60页
   ·OCL 变换规则第60-61页
   ·方面代码的实现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挖掘在煤炭综合统计系统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GIS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