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1章 国际公约和世界各国音乐表演法律保护模式 | 第12-21页 |
·国际公约对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 | 第12-14页 |
·《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的规定 | 第12-13页 |
·《TRIPs协议》的规定 | 第13页 |
·WPPT的规定 | 第13-14页 |
·音乐表演的著作权保护模式 | 第14-17页 |
·美国著作权法中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 | 第14-16页 |
·英国著作权法中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 | 第16-17页 |
·大陆法系著作权法对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 | 第17-19页 |
·德国和法国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 | 第17-18页 |
·台湾地区的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音乐表演的性质与实定法规定的权利内容 | 第21-29页 |
·音乐表演的法律性质:有创造性的作品而不是作品的传播器 | 第21-26页 |
·音乐作品是思想或情感的音乐符号表现 | 第21-24页 |
·乐谱仅仅是初步的音乐作品 | 第24页 |
·音乐表演是最终的音乐作品 | 第24-26页 |
·音乐表演者权利的实际内容 | 第26-29页 |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规定的表演者的权利的实际内容 | 第26页 |
·英美法系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者的权利的实际内容 | 第26-27页 |
·大陆法系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者的权利的实际内容 | 第27页 |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者的权利的实际内容 | 第27-29页 |
第3章 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和具体设计 | 第29-35页 |
·音乐表演的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 | 第29-31页 |
·音乐表演的创作性质决定了它应采用著作权模式加以保护 | 第29-30页 |
·实定法规定的权利内容决定了应采用著作权模式保护音乐表演 | 第30-31页 |
·音乐表演著作权保护模式的设计 | 第31-35页 |
·音乐表演著作权保护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31-32页 |
·音乐表演著作权保护模式制度构建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