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0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7-20页 |
·政策背景 | 第17页 |
·选题来源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 | 第20-21页 |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 | 第21-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 | 第25-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8-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创新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30-41页 |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扶贫 | 第30-32页 |
·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观 | 第30-31页 |
·强/弱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 第31-32页 |
·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 | 第32页 |
·旅游经济与旅游扶贫 | 第32-36页 |
·旅游乘数效应理论 | 第32-34页 |
·旅游经济效益 | 第34页 |
·旅游收益漏损 | 第34-35页 |
·贫困地区经济恶性循环理论 | 第3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博弈论 | 第35-36页 |
·旅游规划与旅游扶贫 | 第36-39页 |
·相关概念 | 第36-37页 |
·相关理论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清江流域社会经济背景及旅游扶贫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41-60页 |
·清江流域社会经济及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41-51页 |
·清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41-42页 |
·清江流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概况 | 第42-44页 |
·清江流域各县市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44-51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分析 | 第51-57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的实践历程 | 第51-52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效益分析——以长阳县为例 | 第52-56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发展现状总结 | 第56-57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57-59页 |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限制旅游扶贫的发展 | 第57-58页 |
·资本投入不足导致旅游扶贫经济效益不显著 | 第58页 |
·地方政府及私营企业旅游开发主观上违背可持续原则 | 第58-59页 |
·大尺度旅游扶贫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决策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60-78页 |
·基于旅游扶贫发展模式的战略定位 | 第60-63页 |
·政府主导、超前推进型发展模式的确立 | 第60-61页 |
·基于政府主导和超前推进发展模式的立体化扶贫战略 | 第61-63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动力体系 | 第63-65页 |
·动力体系的构成 | 第63-64页 |
·动力体系中各主体特征 | 第64页 |
·动力体系中的扶贫主体 | 第64-65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执行体系 | 第65-73页 |
·合理规划是执行力的体现 | 第65-66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规划 | 第66-73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决策体系 | 第73-74页 |
·信息管理水平影响科学决策 | 第73页 |
·决策支持系统的引入 | 第73-74页 |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 第74-77页 |
·管理模式创新 | 第74-75页 |
·政策支持加大 | 第75-76页 |
·资金渠道完善 | 第76-77页 |
·信息化程度提升 | 第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78-101页 |
·立体化扶贫战略的技术支撑:决策支持系统 | 第78-86页 |
·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概念 | 第78-79页 |
·旅游扶贫决策支持系统(PPTDSS)构建 | 第79-84页 |
·PPTDSS的整体构架 | 第84-86页 |
·基于景区发展潜力评价的PPTDSS模型构建 | 第86-91页 |
·决策流程 | 第86-87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87页 |
·模型构建 | 第87-91页 |
·基于旅游地可持续扶贫能力评价的PPTDSS模型构建 | 第91-100页 |
·决策流程 | 第91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91-94页 |
·基于S型生长曲线的评价模型构建 | 第94-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 第101-111页 |
·增长极县市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第101-105页 |
·模型选择和数据准备 | 第101-102页 |
·单项指标发展指数测算 | 第102-103页 |
·综合发展指数测算 | 第103-104页 |
·计算结论分析 | 第104-105页 |
·实证分析——以长阳县为例 | 第105-110页 |
·长阳县旅游发展问题剖析 | 第105-106页 |
·长阳县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第106-107页 |
·"超前发展"型旅游开发思路 | 第107-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研究结论 | 第111-113页 |
·研究展望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附录 | 第115-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