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储备发展模式及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线路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城市土地储备经营的理论问题 | 第20-31页 |
·城市储备经营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0-21页 |
·地租理论 | 第21-22页 |
·资本经营理论 | 第22-23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城市土地储备的内涵与方式 | 第24-26页 |
·城市储备土地经营的内涵与方式 | 第26-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城市土地储备管理模式 | 第31-54页 |
·国外城市土地储备管理模式 | 第31-37页 |
·土地银行运作管理模式 | 第31-33页 |
·土地储备运作管理模式 | 第33-35页 |
·国外城市土地储备管理的特点 | 第35-36页 |
·对我国土地储备管理的启示 | 第36-37页 |
·国内城市土地储备管理模式及问题分析 | 第37-46页 |
·市场主导型运作管理模式 | 第37-38页 |
·政府主导型运作管理模式 | 第38-40页 |
·市场政府混合型运作管理模式 | 第40-41页 |
·城市土地储备三种运作管理模式比较 | 第41-42页 |
·城市土地储备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 第42-46页 |
·改进城市土地储备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46-52页 |
·优化土地储备管理系统的结构 | 第46-48页 |
·实现代理经营主体实体化 | 第48-49页 |
·规范城市土地储备发展公司的运作管理 | 第49-52页 |
·法定土地储备方式,缩短实物储备周期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4 城市土地需求量与储备量预测 | 第54-66页 |
·城市土地需求量预测 | 第54-57页 |
·城市土地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54-55页 |
·城市土地需求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55-57页 |
·城市土地储备量预测 | 第57-60页 |
·城市土地储备量的影响因素 | 第58-59页 |
·城市土地储备量预测模型 | 第59-60页 |
·实例:西安市土地储备量预测 | 第60-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5 城市土地储备融资模式 | 第66-88页 |
·土地储备资金需求特点 | 第66-67页 |
·土地储备融资现状 | 第67-70页 |
·土地储备融资渠道 | 第67-69页 |
·土地储备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69-70页 |
·土地储备融资模式 | 第70-86页 |
·土地储备项目融资 | 第70-76页 |
·土地债券 | 第76-78页 |
·土地信托 | 第78-81页 |
·土地资产证券化 | 第81-86页 |
·土地融资模式的实施措施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6 城市土地储备风险管理 | 第88-102页 |
·城市土地储备风险的类别 | 第88-92页 |
·城市土地储备风险评估 | 第92-97页 |
·土地储备项目风险的测度 | 第93-94页 |
·多土地储备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 第94-96页 |
·时间序列回归判别 | 第96-97页 |
·城市土地储备风险防范 | 第97-101页 |
·城市土地储备风险防范原则 | 第97-98页 |
·城市土地储备风险防范目标 | 第98页 |
·城市土地储备风险防范措施 | 第98-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7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2-10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2-105页 |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附录 | 第111页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