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混框架结构厂房有限元分析及TMD减振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现代高层建筑体系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框架结构体系的概念、特点及受力性能 | 第13-14页 |
| ·土木工程结构减振方法 | 第14-18页 |
| ·隔震技术 | 第15页 |
| ·消能减振 | 第15-16页 |
| ·吸能减振技术 | 第16-18页 |
| ·TMD 国内外研究进程及应用现状 | 第18-21页 |
| ·TMD 振动控制的研究进程 | 第18-20页 |
| ·TMD 的工程应用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创新点 | 第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2 气化炉厂房模型建立及动力特性分析 | 第23-41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23-26页 |
| ·结构振动要解决的问题 | 第23页 |
| ·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23-25页 |
| ·模态分析 | 第25-26页 |
| ·气化炉高层钢混框架结构简介及设计方案 | 第26-28页 |
| ·ANSY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9页 |
| ·高层框架结构实用计算模型 | 第28-30页 |
| ·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第30-33页 |
| ·关于建模其他的说明 | 第33页 |
| ·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3-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3 气化炉厂房在“复杂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1-53页 |
| ·前言 | 第41页 |
| ·厂房激励的生成和地震波的选取 | 第41-43页 |
| ·厂房激励的生成 | 第41-42页 |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2-43页 |
| ·荷载组合的选取 | 第43页 |
| ·时程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 ·阻尼的处理 | 第44页 |
| ·时程响应分析结果 | 第44-51页 |
| ·矩形脉冲周期激励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 | 第45-48页 |
| ·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 | 第48-51页 |
| ·结构静力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气化炉厂房TMD 控制优化分析 | 第53-73页 |
| ·前言 | 第53页 |
| ·TMD 系统参数优化 | 第53-57页 |
| ·TMD 减振原理 | 第53-54页 |
| ·结构—TMD 系统振动微分方程 | 第54-55页 |
| ·TMD 的参数优化 | 第55-56页 |
| ·结构分析 | 第56-57页 |
| ·气化炉厂房结构TMD 参数的确定 | 第57-60页 |
| ·频率比的变化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子结构阻尼比的变化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气化炉为TMD 的有限元模拟 | 第60-62页 |
| ·TMD 弹簧阻尼的模拟 | 第60页 |
| ·TMD 惯性质量的模拟 | 第60-62页 |
| ·TMD 系统控制效果分析 | 第62-72页 |
| ·结构—TMD 系统模态分析 | 第62-63页 |
| ·TMD 系统减振结构分析 | 第63-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页 |
|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作者简历 | 第79-80页 |
| 一、基本情况 | 第79页 |
| 二、学术论文 | 第79页 |
| 三、研究项目 | 第79-8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