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第15-16页 |
1.2 氮磷污染物的危害及排放标准 | 第16-19页 |
1.2.1 氮磷污染物的危害 | 第16-18页 |
1.2.2 我国控制氮磷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 第18-19页 |
1.3 生物脱氮技术原理与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1.3.1 生物脱氮技术原理 | 第19-23页 |
1.3.2 生物脱氮技术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1.4 外加铁源在生物脱氮技术中的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1.4.1 外加铁源对生物脱氮的作用机理 | 第24-26页 |
1.4.2 外加铁源在生物脱氮技术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7-31页 |
2.1 课题来源 | 第27页 |
2.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7-28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2.4 试验检测方法 | 第28-30页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4.2 污泥中微生物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4.3 微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5 试验仪器 | 第30-31页 |
第三章 Fe~(3+)投加量对低C/N比生物脱氮过程影响 | 第31-38页 |
3.1 试验对象与方法 | 第31-33页 |
3.1.1 试验研究对象 | 第31页 |
3.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1-33页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3.2.1 Fe~(3+)投加量对氨氮去除影响 | 第33-34页 |
3.2.2 Fe~(3+)投加量对亚硝酸盐氮影响 | 第34-35页 |
3.2.3 Fe~(3+)投加量对硝酸盐氮影响 | 第35-36页 |
3.2.4 Fe~(3+)投加量对总氮影响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Fe~(2+)投加量对较低C/N生物脱氮过程影响 | 第38-44页 |
4.1 试验对象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1 试验研究对象 | 第38页 |
4.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8-39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4.2.1 Fe~(2+)投加量对氨氮影响 | 第39-40页 |
4.2.2 Fe~(2+)投加量对亚硝酸盐氮影响 | 第40-41页 |
4.2.3 Fe~(2+)投加量对硝酸盐氮影响 | 第41-42页 |
4.2.4 Fe~(2+)投加量对总氮影响 | 第42-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连续外加Fe~(2+)对生物脱氮效果及微生物活性影响 | 第44-61页 |
5.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4-45页 |
5.1.1 试验研究对象 | 第44页 |
5.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4-45页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9页 |
5.2.1 外加铁源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2 外加铁源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5.2.3 外加铁源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4 外加铁源对微生物物种分类学分析 | 第49-54页 |
5.2.5 外加铁源对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54-57页 |
5.2.6 外加铁源对活性污泥形态影响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4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存在不足及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