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第14-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9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21-22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21页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 第22-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绩效 | 第22页 |
2.1.2 绩效管理 | 第22-23页 |
2.1.3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 | 第23-24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4-28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4页 |
2.2.2 期望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公平理论 | 第25-28页 |
第3章 苏北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8-39页 |
3.1 苏北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 第28-35页 |
3.1.1 绩效计划 | 第28-30页 |
3.1.2 绩效实施 | 第30-32页 |
3.1.3 绩效评估 | 第32-33页 |
3.1.4 绩效反馈 | 第33-34页 |
3.1.5 绩效评价应用 | 第34-35页 |
3.2 苏北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取得的成效 | 第35-36页 |
3.2.1 考核体系更加全面 | 第35页 |
3.2.2 考核指标更加客观 | 第35-36页 |
3.2.3 考核主体更加多元 | 第36页 |
3.2.4 教学任务更受重视 | 第36页 |
3.3 苏北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6-39页 |
3.3.1 绩效管理重结果轻过程 | 第36-37页 |
3.3.2 绩效管理方案不完善 | 第37页 |
3.3.3 绩效反馈机制不畅通 | 第37-38页 |
3.3.4 绩效管理参与程度低 | 第38页 |
3.3.5 对师德重视程度不高 | 第38-39页 |
第4章 苏北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影响因素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48页 |
4.1 苏北高校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4.1.1 领导认识因素 | 第39-40页 |
4.1.2 教师态度因素 | 第40页 |
4.1.3 组织结构因素 | 第40-41页 |
4.1.4 管理体制因素 | 第41页 |
4.1.5 职责划分因素 | 第41-42页 |
4.1.6 沟通协调因素 | 第42页 |
4.1.7 办学定位因素 | 第42-43页 |
4.1.8 地方文化因素 | 第43页 |
4.2 苏北高校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48页 |
4.2.1 苏北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第43-44页 |
4.2.2 苏北高校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 | 第44-48页 |
第5章 宿迁学院教师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探究 | 第48-60页 |
5.1 宿迁学院师资队伍概况 | 第48-49页 |
5.2 宿迁学院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具体做法 | 第49-52页 |
5.2.1 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 第49-50页 |
5.2.2 加强教师个人绩效考核 | 第50-51页 |
5.2.3 推进系部和教研室考核 | 第51-52页 |
5.3 宿迁学院教师绩效管理的SWOT分析 | 第52-59页 |
5.3.1 宿迁学院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优势 | 第53-55页 |
5.3.2 宿迁学院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不足 | 第55-56页 |
5.3.3 宿迁学院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机遇 | 第56-58页 |
5.3.4 宿迁学院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挑战 | 第58-59页 |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9-60页 |
第6章 加强苏北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对策 | 第60-66页 |
6.1 制定符合办学定位的指标体系 | 第60-61页 |
6.2 建立持续畅通的绩效沟通渠道 | 第61-62页 |
6.3 积极引导教师参与绩效管理 | 第62-63页 |
6.4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 第63-66页 |
附录一 | 第66-68页 |
附录二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