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微纳反应器的结构调控 | 第14-18页 |
1.2.1 核-壳/蛋黄-蛋壳结构的微纳反应器 | 第15-16页 |
1.2.2 中空结构的微纳反应器 | 第16-18页 |
1.3 微纳反应器的微环境调控 | 第18-19页 |
1.4 微纳反应器的渗透性调控 | 第19-20页 |
1.5 论文构思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6页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 材料表征方法 | 第23-26页 |
2.2.1 透射电镜(TEM) | 第23页 |
2.2.2 扫描电镜(SEM) | 第23页 |
2.2.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3页 |
2.2.4 热重分析(TGA) | 第23页 |
2.2.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23页 |
2.2.6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3-24页 |
2.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24页 |
2.2.8 水接触角分析 | 第24页 |
2.2.9 渗透性表征 | 第24页 |
2.2.10 元素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中空纳米反应器限域手性大分子催化剂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3.2.1 中空纳米球的合成(HMSN) | 第26-27页 |
3.2.2 限域手性大分子的中空纳米反应器合成 | 第27页 |
3.2.3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3.3.1 中空纳米球的结构表征 | 第27-29页 |
3.3.2 固体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表征 | 第29-32页 |
3.3.3 固体催化剂在水相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性能考察 | 第32-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多级孔结构的蛋黄-蛋壳型纳米反应器的制备及在金属-酶串联反应中的应用 | 第36-46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4.2.1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合成(MSN) | 第37页 |
4.2.2 氨基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合成(NH2-MSN) | 第37页 |
4.2.3 功能化的氧化硅球负载金属纳米粒子 | 第37页 |
4.2.4 蛋黄-蛋壳型纳米球的制备(Pd/NH2-MSN@BTME) | 第37页 |
4.2.5 多级孔纳米反应器的制备 | 第37-38页 |
4.2.6 CALB酶的固载 | 第38页 |
4.2.7 Pd/NH2-MSN@BTME@L-mesosilica和Pd/NH2-MSN@BTME的吸附试验 | 第38-39页 |
4.2.8 苯乙胺的消旋化-拆分串联反应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4.3.1 催化剂的结构与组成表征 | 第40-43页 |
4.4 纳米反应器在苯乙胺的消旋化-拆分串联反应中的性能考察 | 第43-45页 |
4.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基于Pickering乳液固化制备手性复合微反应器 | 第46-58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5.2.1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材料的制备 | 第46-47页 |
5.2.2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页 |
5.2.3 固体催化剂的吸附试验测试 | 第47-48页 |
5.2.3.1 对氨基苯酚的吸附测试 | 第47-48页 |
5.2.3.2 苯乙酮的吸附测试 | 第48页 |
5.2.3.3 乙酰萘的吸附测试 | 第48页 |
5.2.3.4 3,5-二苄氧基苯乙酮的吸附测试 | 第48页 |
5.2.4 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48页 |
5.2.5 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5.3.1 固体催化剂的结构与组成表征 | 第49-52页 |
5.3.2 固体催化剂材料的水相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性能考察 | 第52-57页 |
5.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