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3页
1 绪论第13-21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信息产业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信息产业测度方法第14-16页
     ·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第16-18页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8-19页
   ·主要创新第19-21页
2 信息经济测度的方法选择第21-50页
   ·信息产业的测度方法第21-28页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理论第21-23页
     ·波拉特的测度理论第23-25页
     ·马克卢普-波拉特方法的延续第25-28页
   ·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第28-46页
     ·信息化指数方法第28-31页
     ·方法评价第31-33页
     ·信息化指数方法的改进研究第33-43页
     ·对指标体系方法的反思第43-46页
   ·信息经济测度的路径选择第46-50页
     ·信息经济:从产业测度第46-47页
     ·信息经济核算:方法选择第47-50页
3 信息产业分类的研究第50-98页
   ·统计分类:信息产业研究方法的起点第51-60页
     ·分类的一般含义第51-53页
     ·两种统计分类思想第53-55页
     ·分类结构和分级结构第55-59页
     ·目前研究的多维性第59-60页
   ·子分类分析第60-77页
     ·研究现状第61-62页
     ·信息技术产业划分第62-67页
     ·高技术产业分类第67-71页
     ·信息服务业的分类第71-77页
   ·一级分类分析第77-89页
     ·国外的研究第78-82页
     ·国内学者的研究第82-87页
     ·中国官方分类体系第87-88页
     ·基本认识第88-89页
   ·对目前分类方法的进一步思考第89-98页
     ·整体判断第89-90页
     ·信息产业的统计属性第90-94页
     ·信息产业范畴的讨论第94-98页
4 信息产业核算规则第98-114页
   ·信息的供给与需求第98-104页
     ·信息供给与消费的特点第98-100页
     ·核心层的生产第100-101页
     ·扩展层信息产业的生产与需求第101-102页
     ·其他部门的信息需求第102-104页
   ·信息相关统计工作进展第104-108页
     ·信息和通信技术统计指标第104-106页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ICT卫星账户第106-108页
   ·信息产业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108-114页
     ·生产的范围第108-109页
     ·复式记账法与记录时间第109-112页
     ·核算单位第112页
     ·估价原则与方法第112-114页
5 信息产业卫星账户的架构第114-140页
   ·信息产业生产核算第114-122页
     ·信息产业总产出第114-116页
     ·信息产业GDP核算的目的与意义第116-117页
     ·信息产业GDP核算方法选择第117-120页
     ·信息产业GDP核算表第120-122页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核算第122-127页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核算的意义第122-123页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第123-125页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表式第125-127页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核算第127-132页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核算的意义第127-129页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统计的口径与原则第129-130页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与计算方法第130-132页
   ·信息化指标统计第132-136页
     ·信息化指标的意义第132-133页
     ·数量指标与品质指标的选择第133-135页
     ·指标设置第135-136页
   ·数据来源第136-140页
     ·已有统计资料第136-137页
     ·调查数据采集第137-140页
附录第140-15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3页
后记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下一篇: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