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Wikstrol A/B和藤黄双黄酮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9-26页
    1.1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第9-10页
        1.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第9页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及应用第9-10页
    1.2 双黄酮化合物概述第10-16页
        1.2.1 抗炎镇痛作用第11-12页
        1.2.2 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第12-13页
        1.2.3 抗癌、抗肿瘤作用第13页
        1.2.4 抗菌作用第13-14页
        1.2.5 抗病毒作用第14-15页
        1.2.6 对神经系统作用第15页
        1.2.7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15页
        1.2.8 抗寄生虫作用第15页
        1.2.9 其他作用第15-16页
    1.3 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研究第16-21页
        1.3.1 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第16-19页
        1.3.2 自由基反应第19-20页
        1.3.3 联苯基构建双黄酮第20页
        1.3.4 黄烷酮脱氢或者黄酮氢化反应第20页
        1.3.5 铑催化氧化偶联反应第20-21页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1-26页
        1.4.1 立题依据第21-23页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3-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57页
    2.1 材料第26-29页
        2.1.1 实验仪器第26页
        2.1.2 实验试剂第26-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57页
        2.2.1 铑催化下的氧化环化偶联合成Wikstrol A和B的尝试第29-38页
        2.2.2 提高通过铑催化下的氧化环化偶联合成Wikstrol A和B收率的尝试第38-46页
        2.2.3 钴催化下的氧化环化偶联合成藤黄双黄酮的尝试第46-52页
        2.2.4 通过TMSOTf促进的炔和醛环合反应合成全保护藤黄双黄酮的尝试第52-5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7-71页
    3.1 实验结果第57-65页
        3.1.1 产物结构的表征第57-65页
    3.2 实验讨论第65-71页
        3.2.1 铑催化下的氧化偶联合成的探讨第65-68页
        3.2.2 钴催化合成失败的原因分析第68-70页
        3.2.3 TMSOTf催化合成失败的原因分析第70-71页
4 结论第71-72页
5 展望第72-73页
6 参考文献第73-80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0-81页
8 致谢第81-82页
附录第82-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纤维软胶下调黏着斑激酶及其下游小G蛋白促进肿瘤再生细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