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论文--脂肪族醇论文

锌离子添加和颗粒尺度调控对自絮凝酵母SPSC01乙醇耐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1 酵母菌乙醇耐性的研究进展第13-34页
   ·乙醇耐受性生理基础及其影响因素第13-20页
     ·乙醇耐受性生理基础第13-14页
     ·酵母乙醇发酵潜在的环境胁迫压力第14-16页
     ·海藻糖对酵母细胞的抗胁迫的作用及原理第16-18页
     ·细胞质膜麦角固醇对乙醇酵母乙醇耐性的影响第18页
     ·金属离子对酵母菌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第18-19页
     ·发酵副产物对酵母乙醇耐性的影响第19-20页
   ·酵母乙醇耐性的遗传学研究进展第20-22页
   ·提高酵母菌抗胁迫能力的策略第22-25页
     ·改变培养条件提高酵母菌的乙醇耐性第22页
     ·抗胁迫耐性的酵母菌种的改良第22-25页
   ·细胞群体行为与乙醇耐性关系的研究第25-27页
   ·代谢工程在提高酵母发酵性能中的作用第27-30页
     ·代谢通量分析第28-29页
     ·代谢控制分析第29-30页
   ·现代生物学技术在研究酵母菌乙醇耐性中的应用第30-32页
   ·醇耐受性的定义和评价方法第32-33页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目的第33-34页
2 影响酵母乙醇耐性和产量的营养源及金属离子的筛选及优化第34-52页
   ·引言第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菌种第34页
     ·培养基及各级培养第34页
     ·斜面培养第34-35页
     ·摇瓶培养第35页
     ·发酵实验第35页
     ·实验分析测定方法第35-37页
     ·均匀设计表的建立第37-38页
     ·统计学分析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51页
     ·培养基中待考察因素的选择及水平第38-39页
     ·培养基中必需营养源(氮源、磷源和维生素)对发酵的影响第39-43页
     ·培养基中金属离子对发酵的影响第43-46页
     ·锌离子在发酵过程中提高乙醇耐性和乙醇浓度的作用第46-47页
     ·营养源选择及添加水平的确定第47-48页
     ·多元回归分析及实验预测第48-50页
     ·营养源添加水平的优化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3 不同锌离子添加浓度对自絮凝酵母高浓度连续乙醇发酵的影响第52-66页
   ·引言第52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7页
     ·菌种第52页
     ·培养基及各级培养第52页
     ·摇瓶培养第52-53页
     ·发酵实验第53页
     ·分析方法第53-57页
     ·实验装置第57页
     ·统计学分析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5页
     ·培养基中锌离子浓度对絮凝酵母平均粒度的影响第57-58页
     ·锌离子的添加对热冲击/乙醇冲击下酵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58-59页
     ·锌离子的添加对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第59-60页
     ·锌离子的添加对酵母细胞内海藻糖的影响第60-61页
     ·锌离子的添加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第61-62页
     ·稳态下锌在发酵液和酵母细胞内的平衡第62-63页
     ·酵母絮凝颗粒中锌在细胞内的积累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4 粒径分布和锌离子对超高浓度乙醇发酵乙醇耐受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比较第66-78页
   ·引言第66页
   ·材料与方法第66-70页
     ·菌种第66页
     ·培养基及各级培养第66-67页
     ·摇瓶培养第67页
     ·发酵实验第67页
     ·分析方法第67-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77页
     ·自絮凝酵母SPSC01絮凝颗粒大小及分布第70-71页
     ·比生长速率和平均颗粒尺度的关系第71页
     ·在不同颗粒尺度和锌离子添加条件下的细胞组成变化第71-73页
     ·在不同颗粒尺度和锌离子添加条件下的发酵性能第73-74页
     ·不同颗粒尺度和锌离子添加条件对发酵副产物的影响第74-75页
     ·颗粒平均粒度分布和锌离子对海藻糖和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第75-76页
     ·酵母颗粒尺度分布和锌离子对乙醇冲击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5 粒径分布和锌离子对超高浓度连续乙醇发酵的代谢通量分布的影响第78-90页
   ·引言第78页
   ·材料与方法第78-81页
     ·菌种第78页
     ·培养基及各级培养第78页
     ·摇瓶培养第78页
     ·发酵实验第78页
     ·分析方法第78-79页
     ·代谢通量分析第79-80页
     ·实验装置第80-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9页
     ·代谢通量分布的计算和检验第81-82页
     ·主要代谢产物对葡萄糖的得率第82-83页
     ·不同颗粒尺度酵母颗粒稳态条件下的代谢通量分布第83-86页
     ·锌离子存在对代谢通量分布的影响第86-87页
     ·超高浓度连续乙醇发酵的主要代谢瓶颈第87-89页
   ·小结第89-90页
6 结论、创新点与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90-93页
   ·结论第90-91页
   ·创新点摘要第91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2页
附录Ⅰ 符号说明第102页
附录Ⅱ 代谢通量模型反应方程第102-105页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作者简介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体法高性能ABS树脂的研究
下一篇:聚醚酰亚胺阻力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