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飞机论文--军用飞机(战机)论文

舰载机拦阻钩挂拦阻索失效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2 研究概况第14-20页
        1.2.1 拦阻钩装置的使用及其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拦阻装置的发展应用及其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飞机着舰以及拦阻动力学问题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1.2.4 拦阻着舰失败案例及提高方法第19-20页
        1.2.5 拦阻着舰动力学分析方法和手段研究第20页
    1.3 本文工作及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动力学建模基础第22-28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模型简化和基本假设第22-23页
    2.3 坐标系定义第23页
    2.4 三维模型相关力的计算第23-27页
        2.4.1 起落架缓冲器力模型第23-24页
        2.4.2 拦阻索载荷模型第24-25页
        2.4.3 气动载荷模型第25-26页
        2.4.4 拦阻钩弹跳模型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拦阻钩碰撞反弹动力学建模第28-46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全机动力学模型建立第28-33页
        3.2.1 舰载机机身建模第29页
        3.2.2 机身气动载荷建模第29-31页
        3.2.3 前主起起落架建模第31-33页
    3.3 拦阻钩建模第33-35页
        3.3.1 拦阻钩刚体运动模型第33页
        3.3.2 拦阻钩缓冲器模型第33-34页
        3.3.3 拦阻钩钩头弹跳验证第34-35页
    3.4 前主起虚拟落震与实验对比第35-38页
    3.5 拦阻钩碰撞反弹仿真结果第38-45页
        3.5.1 俯仰角的影响第38-42页
        3.5.2 滚转角的影响第42-44页
        3.5.3 下沉速度的影响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拦阻索动力学建模及分析第46-54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拦阻索建模第46-50页
        4.2.1 拦阻索建模原理第46-47页
        4.2.2 稳态拦阻索模型建立第47-50页
    4.3 机轮压索建模第50-51页
    4.4 拦阻索动力学分析第51-53页
        4.4.1 俯仰角的影响第51页
        4.4.2 滚转角的影响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拦阻钩挂拦阻索动力学建模及分析第54-61页
    5.1 引言第54页
    5.2 拦阻钩挂拦阻索动力学建模第54-55页
        5.2.1 拦阻钩挂索区域划第54-55页
        5.2.2 拦阻钩挂索成功判定第55页
    5.3 拦阻钩挂拦阻索动力学仿真第55-59页
        5.3.1 仿真工况确定第55-58页
        5.3.2 拦阻钩挂索批量计算方法第58-59页
        5.3.3 批量计算数据分析第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拦阻钩挂拦阻索代理模型计算分析第61-68页
    6.1 引言第61页
    6.2 可靠性概念简介第61-62页
    6.3 舰载机拦阻着舰可靠性分析第62-63页
    6.4 拦阻钩挂索失效概率分析第63-67页
        6.4.1 拦阻钩挂索动力学代理模型第63-64页
        6.4.2 舰载机下沉速度均值的影响第64-66页
        6.4.3 舰载机滚转角均值的影响第66-67页
    6.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8-69页
    7.1 全文总结第68页
    7.2 工作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汤旺河国家公园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下一篇:汤旺河国家公园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