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高性能镍基柔性储能器件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3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柔性储能器件概述第10-17页
        1.2.1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10-13页
        1.2.2 可充电锌锰电池概述第13-17页
    1.3 柔性储能器件研究现状第17-29页
        1.3.1 柔性储能器件概述第17页
        1.3.2 柔性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7-22页
        1.3.3 柔性超级电容器概述第22-25页
        1.3.4 镍基集流体概述第25-29页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第31-40页
    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1-32页
        2.1.1 实验试剂第31-32页
        2.1.2 实验仪器第32页
    2.2 制备技术第32-34页
        2.2.1 静电纺丝第32-33页
        2.2.2 磁控溅射第33页
        2.2.3 电化学沉积第33-34页
    2.3 表征技术第34-36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4页
        2.3.2 X射线衍射仪第34-35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第35页
        2.3.4 接触角测试仪第35页
        2.3.5 BET比表面积测试第35-36页
    2.4 电化学测试第36-40页
        2.4.1 三电极体系与两电极体系第36页
        2.4.2 循环伏安测试第36-38页
        2.4.3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8-39页
        2.4.4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39页
        2.4.5 循环寿命测试第39-40页
第3章 基于镍纳米管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0-59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材料制备第41-43页
        3.2.1 镍纳米管薄膜的制备第41-42页
        3.2.2 镍纳米管薄膜负载二氧化锰阴极的制备第42页
        3.2.3 水系锌锰可充电半电池组装第42-43页
    3.3 材料表征第43-51页
        3.3.1 形貌分析第43-48页
        3.3.2 比表面积分析第48-49页
        3.3.3 接触角分析第49-50页
        3.3.4 成分分析第50-51页
    3.4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1-58页
        3.4.1 单电极电化学性能第51-54页
        3.4.2 半电池电化学性能第54-58页
    3.5 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基于镍尖锥技术改良商用导电布的研究与应用第59-69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材料制备第60-61页
        4.2.1 在商用导电布上电化学沉积镍尖锥第60-61页
        4.2.2 基于镍尖锥导电布制备电极第61页
    4.3 形貌表征第61-64页
        4.3.1 形貌分析第61-64页
    4.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4-68页
        4.4.1 镍尖锥导电布负载二氧化锰单电极性能表征第64-66页
        4.4.2 镍尖锥导电布负载聚吡咯单电极性能表征第66-67页
        4.4.3 全电容电化学性能表征第67-68页
    4.5 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高性能镍基柔性器件的设计和演示第69-75页
    5.1 引言第69-70页
    5.2 器件性能展示第70-74页
        5.2.1 柔性水系锌锰可充电电池设计方案第70-71页
        5.2.2 柔性水系锌锰可充电电池器件性能展示第71-74页
    5.3 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频感应加热大直径管材热应力分析
下一篇:煤层气吸附过程中煤的电性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