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2 招商引资核心概念释义 | 第12-13页 |
1.2.1 招商引资的概念 | 第12页 |
1.2.2 产业园区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3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 第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3.1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文献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二、阿拉善盟招商引资现状分析 | 第21-36页 |
2.1 阿拉善盟招商引资环境分析 | 第21-28页 |
2.1.1 人文历史情况 | 第21页 |
2.1.2 投资环境情况 | 第21-24页 |
2.1.3 优势产业情况 | 第24-28页 |
2.2 阿拉善盟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28-32页 |
2.2.1 阿拉善左旗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28页 |
2.2.2 阿拉善右旗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2.2.3 阿拉善额济纳旗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2.2.4 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30页 |
2.2.5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2.2.6 策克口岸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31页 |
2.2.7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2.3 阿拉善盟招商引资资源优势分析 | 第32-33页 |
2.3.1 矿产资源 | 第32页 |
2.3.2 风光资源 | 第32-33页 |
2.3.3 生物资源 | 第33页 |
2.3.4 旅游资源 | 第33页 |
2.4 阿拉善盟招商引资机遇分析 | 第33-34页 |
2.5 阿拉善盟招商引资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三、阿拉善盟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6-41页 |
3.1 阿拉善盟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3.1.1 自然因素制约 | 第36页 |
3.1.2 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视不够 | 第36页 |
3.1.3 招商引资整体质量不高 | 第36页 |
3.1.4 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有效 | 第36-37页 |
3.1.5 招商引资环境建设存在差距 | 第37页 |
3.1.6 园区建设仍需加强 | 第37-38页 |
3.1.7 政府作为不到位 | 第38页 |
3.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3.2.1 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 | 第38-39页 |
3.2.2 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 | 第39页 |
3.2.3 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合理 | 第39-40页 |
3.2.4 没有找到新技术和比较优势 | 第40-41页 |
四、国内外招商引资成功、失败案例经验借鉴 | 第41-44页 |
4.1 宁夏银川中阿经贸论坛 | 第41页 |
4.2 新加坡招商引资的借鉴 | 第41-42页 |
4.3 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 | 第42-43页 |
4.4 阿拉善盟越野E族英雄会 | 第43-44页 |
五、新时代下阿拉善盟招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5.1 从阿拉善盟各旗区方面给予对策研究 | 第44-46页 |
5.1.1 阿拉善左旗 | 第44页 |
5.1.2 阿拉善右旗 | 第44页 |
5.1.3 额济纳旗 | 第44-45页 |
5.1.4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 第45页 |
5.1.5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45页 |
5.1.6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 | 第45-46页 |
5.1.7 策克口岸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46页 |
5.2 从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给予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5.2.1 建设法治政府 | 第46页 |
5.2.2 理顺政府内部、政府之间的行政关系 | 第46-47页 |
5.2.3 平衡信息不对称 | 第47页 |
5.2.4 改善投资环境 | 第47页 |
5.2.5 区域性全民招商引资 | 第47页 |
5.2.6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 第47-48页 |
5.2.7 配备强有力的招商领导班子 | 第48页 |
5.2.8 着重着眼于第三产业发展 | 第48-4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