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软件定义的移动网络传输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基于缓存的网络侧传输优化第11-12页
        1.1.2 计算密集型移动应用优化第12-13页
        1.1.3 流量密集型移动应用优化第13-14页
    1.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4-16页
    1.3 论文主要贡献第16-19页
    1.4 论文组织第19-20页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综述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网络侧基于缓存提高网络性能第20-22页
        2.2.1 单缓存更新策略研究第20-21页
        2.2.2 多缓存合作策略研究第21-22页
    2.3 计算密集型移动应用优化第22-23页
    2.4 流量密集型移动应用优化第23-27页
        2.4.1 基于流量迁移提高网络性能第23-24页
        2.4.2 流媒体传输优化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软件定义的合作缓存传输优化第28-57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系统体系架构第29-35页
        3.2.1 体系架构设计第30-32页
        3.2.2 系统可行性设计与分析第32-35页
    3.3 问题描述第35-39页
        3.3.1 传输延迟第36页
        3.3.2 时间效用与流量消耗第36-37页
        3.3.3 决策向量定义第37-38页
        3.3.4 问题建模第38-39页
    3.4 基于松弛的近似算法设计第39-42页
        3.4.1 原问题松弛第40页
        3.4.2 最优解循环凑整第40-42页
    3.5 高效的内容部署启发式算法设计第42-44页
    3.6 实验与性能分析第44-56页
        3.6.1 基于网络实际流量的仿真实验第44-54页
        3.6.2 原型系统设计与性能验证第54-56页
    3.7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基于软件定义的合作计算迁移优化第57-93页
    4.1 引言第57-59页
    4.2 问题描述第59-67页
        4.2.1 应用场景第59-61页
        4.2.2 形式化定义第61页
        4.2.3 问题建模第61-65页
        4.2.4 流量约束的能耗优化第65-67页
    4.3 离线任务调度第67-72页
        4.3.1 条件最优的离线算法设计第67-70页
        4.3.2 能耗最优的贪婪算法设计第70-72页
    4.4 在线任务调度第72-82页
        4.4.1 流量队列定义第72-75页
        4.4.2 在线任务调度算法设计第75-79页
        4.4.3 算法性能分析第79-81页
        4.4.4 相对能耗最优的在线任务调度算法设计第81-82页
    4.5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82-91页
        4.5.1 参数设置第82-84页
        4.5.2 程序复杂度系数对性能的影响第84-86页
        4.5.3 平衡系数对在线算法性能的影响第86-88页
        4.5.4 流量约束对能耗的影响第88-89页
        4.5.5 任务类型数量对性能的影响第89-90页
        4.5.6 在线算法的大规模实验性能第90-91页
    4.6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基于软件定义的流媒体传输优化第93-104页
    5.1 引言第93-95页
    5.2 基于SVC编码的DASH第95页
    5.3 问题描述第95-98页
        5.3.1 传输模型第96页
        5.3.2 缓存状态第96-97页
        5.3.3 连续播放的下载效用第97-98页
    5.4 基于用户行为的在线请求策略第98-100页
        5.4.1 跳转概率模型第98-99页
        5.4.2 滚动时域控制算法第99-100页
    5.5 实验与性能分析第100-103页
        5.5.1 参数设置第100-101页
        5.5.2 算法性能第101-103页
    5.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7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104-106页
    6.2 未来研究展望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过程中钛酸镁生成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大通量薄板坯流程的高品质低碳钢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