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

电磁超表面控制天线雷达截面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1 完美吸波材料第17-18页
        1.2.2 电磁超表面复合材料第18-20页
        1.2.3 极化转换表面第20-21页
        1.2.4 相位梯度超表面第21页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写作安排第21-25页
第二章 雷达截面和电磁超表面基本理论第25-31页
    2.1 雷达截面第25-27页
    2.2 电磁超表面的基本原理第27-29页
        2.2.1 极化转换表面第27-28页
        2.2.2 相位梯度超表面第28页
        2.2.3 频率选择表面第28-29页
        2.2.4 高阻抗表面第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基于极化转换表面的天线宽带RCS减缩技术第31-47页
    3.1 引言第31-33页
    3.2 极化转换表面的基本原理第33-35页
    3.3 极化转换表面的设计第35-41页
        3.3.1 递减分形结构及极化转换机理第35-39页
        3.3.2 极化转换表面减缩RCS的机制第39-41页
    3.4 参考天线和设计天线的辐射特性分析第41-44页
    3.5 参考天线和设计天线的散射特性分析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极化转换表面在低RCS波导缝隙天线中的应用第47-53页
    4.1 波导缝隙天线背景介绍第47-48页
    4.2 参考天线和设计天线结构图第48页
    4.3 参考天线和设计天线辐射特性分析第48-50页
    4.4 参考天线和设计天线散射特性分析第50-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一款低RCS的二维相位梯度超表面的设计第53-61页
    5.1 相位梯度超表面的研究背景第53-54页
    5.2 相位梯度超表面减缩RCS的原理第54-55页
    5.3 超表面单元结构设计第55-57页
    5.4 超表面设计与仿真结果分析第57-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9页
作者简介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统计分布和深度置信网的SAR图像分类
下一篇:Polar码的线性规划译码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