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综合管廊管理系统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综合管廊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 第17-25页 |
2.1 设计原则 | 第17页 |
2.2 综合管廊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7-20页 |
2.2.1 系统总体框架 | 第17-18页 |
2.2.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18-19页 |
2.2.3 系统功能设计 | 第19-20页 |
2.3 综合管廊数据库设计 | 第20-24页 |
2.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2.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21-22页 |
2.3.3 数据结构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三维模型与数据库关联机制 | 第25-31页 |
3.1 空间关联 | 第25-28页 |
3.1.1 坐标系 | 第25-26页 |
3.1.2 坐标系转换 | 第26-27页 |
3.1.3 射线碰撞检测 | 第27-28页 |
3.2 属性关联 | 第28-30页 |
3.2.1 属性与模型关联 | 第29页 |
3.2.2 层关系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模型制作与自动精确建模 | 第31-49页 |
4.1 地形建模 | 第31-35页 |
4.1.1 WorldComposer插件 | 第31-32页 |
4.1.2 地形建模 | 第32-33页 |
4.1.3 道路建模 | 第33-35页 |
4.2 建筑建模 | 第35-36页 |
4.2.1 BuildR插件 | 第35页 |
4.2.2 建筑建模 | 第35-36页 |
4.3 综合管廊模型建模 | 第36-39页 |
4.3.1 SketchUp | 第36-37页 |
4.3.2 单位模型建模 | 第37-39页 |
4.4 基于Unity Editor的管点和管线自动精确建模 | 第39-48页 |
4.4.1 自动精确管点建模原理与实现 | 第39-40页 |
4.4.2 自动精确管线建模原理与实现 | 第40-41页 |
4.4.3 管点模型空间姿态纠正的原理与实现 | 第41-45页 |
4.4.4 基于数据库表的批量建模的原理与实现 | 第45-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综合管廊管理系统的功能原理与实现 | 第49-72页 |
5.1 基础功能 | 第49-53页 |
5.1.1 图层控制 | 第49-50页 |
5.1.2 全图显示 | 第50-51页 |
5.1.3 鸟瞰图 | 第51-52页 |
5.1.4 坐标显示 | 第52-53页 |
5.2 仿真漫游 | 第53-55页 |
5.3 空间量算 | 第55-57页 |
5.3.1 空间测距原理与实现 | 第55-56页 |
5.3.2 空间面积量算原理与实现 | 第56-57页 |
5.4 空间查询与分析 | 第57-64页 |
5.4.1 点选查询 | 第58-59页 |
5.4.2 编号查询 | 第59-60页 |
5.4.3 数据库数据管理 | 第60-61页 |
5.4.4 爆管分析原理与实现 | 第61-64页 |
5.5 监控预警 | 第64-67页 |
5.5.1 视频监控 | 第64-65页 |
5.5.2 温度预警 | 第65-67页 |
5.5.3 气体预警 | 第67页 |
5.6 系统性能优化 | 第67-71页 |
5.6.1 模型优化 | 第68-69页 |
5.6.2 场景优化 | 第69-7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A 系统实现的部分代码 | 第77-88页 |
作者简历 | 第88-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