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风险冲击与机会缺失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以连片贫困地区为例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8-40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0页
        1.1.1 现实背景第18-19页
        1.1.2 理论背景第19-2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3页
        1.2.1 研究目的第20-21页
        1.2.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1.3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23-33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23-27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27-32页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32-33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3-37页
        1.4.1 研究思路第33-36页
        1.4.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1.5 研究的数据来源与使用说明第37-38页
        1.5.1 调研区域与样本分布第37-38页
        1.5.2 本文数据使用说明第38页
    1.6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第38-40页
        1.6.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38-39页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39-40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40-53页
    2.1 概念界定第40-43页
        2.1.1 多维贫困第40-41页
        2.1.2 风险冲击第41页
        2.1.3 机会缺失第41-42页
        2.1.4 生计资本第42页
        2.1.5 风险态度第42-43页
    2.2 相关理论第43-46页
        2.2.1 贫困相关理论第43-45页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第45-46页
        2.2.3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第46页
        2.2.4 前景理论第46页
    2.3 基于风险冲击与机会缺失的多维贫困理论再构筑第46-52页
        2.3.1 风险冲击与机会缺失致贫的理论分析第47-50页
        2.3.2 机会把握的本质—风险态度不同第50页
        2.3.3 基于风险冲击与机会缺失的多维贫困分析框架第50-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贫困现状及问题第53-63页
    3.1 我国农村减贫历程及概况第53-56页
        3.1.1 我国农村减贫历程第53-54页
        3.1.2 我国连片贫困地区农村贫困概况第54-56页
    3.2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贫困现状第56-59页
        3.2.1 人均纯收入极低第56-57页
        3.2.2 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第57页
        3.2.3 家庭资产积累极度贫乏第57-58页
        3.2.4 健康状况较差,劳动能力不足第58页
        3.2.5 教育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第58-59页
    3.3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减贫存在的问题第59-62页
        3.3.1 贫困农户抗风险能力弱,应对策略单一第59-60页
        3.3.2 能够获得的机会不足,后续发展能力弱第60页
        3.3.3 种植业比较收益低、外出务工困难第60-61页
        3.3.4 教育负担较重,贫困代际传递明显第61-62页
        3.3.5 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缓慢第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与分解第63-75页
    4.1 连片贫困地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第63-65页
        4.1.1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维度选取第63-64页
        4.1.2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权重设定第64-65页
        4.1.3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第65页
    4.2 连片贫困地区多维贫困测度与分解方法第65-67页
        4.2.1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第65-66页
        4.2.2 多维贫困分解方法第66-67页
    4.3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与分解结果分析第67-74页
        4.3.1 样本农户不同维度下的贫困状况第67-68页
        4.3.2 样本农户多维贫困指数第68-71页
        4.3.3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分解第71-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风险冲击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第75-91页
    5.1 风险冲击通过生计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的机理分析第75-76页
    5.2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第76-78页
        5.2.1 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分类第76-77页
        5.2.2 农户遭遇的不同风险冲击及损失第77-78页
    5.3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第78-82页
        5.3.1 农户生计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第79-80页
        5.3.2 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结果第80-82页
    5.4 风险冲击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的模型构建第82-84页
        5.4.1 计量模型构建第82-83页
        5.4.2 指标选择与描述性统计第83-84页
    5.5 风险冲击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第84-89页
        5.5.1 模型信度和效度评价第85-86页
        5.5.2 风险冲击对生计资本和多维贫困的影响第86-89页
    5.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六章 机会缺失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第91-102页
    6.1 机会缺失通过生计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的机理分析第91-92页
    6.2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的发展机会第92-95页
        6.2.1 农户能够获得的机会分类第92-94页
        6.2.2 样本农户能够获得的机会分析第94-95页
    6.3 机会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的模型构建第95-97页
        6.3.1 计量模型构建第95页
        6.3.2 指标选择与描述性统计第95-97页
    6.4 机会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第97-101页
        6.4.1 模型信度和效度评价第97-98页
        6.4.2 机会对农户生计资本和多维贫困的影响第98-101页
    6.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风险态度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第102-115页
    7.1 农户风险态度对多维贫困影响的机理分析第102-104页
    7.2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连片贫困地区农户风险态度测度第104-107页
        7.2.1 数据说明第104页
        7.2.2 农户风险态度测度方法第104-105页
        7.2.3 农户风险态度测度实验过程第105-107页
    7.3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农户风险态度测度结果分析第107-109页
        7.3.1 风险厌恶系数第107-109页
        7.3.2 损失厌恶系数第109页
    7.4 农户风险态度对多维贫困影响的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第109-111页
        7.4.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分析第109-110页
        7.4.2 实证模型构建第110-111页
    7.5 连片贫困地区农户风险态度对多维贫困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第111-113页
        7.5.1 风险厌恶系数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分析第111-113页
        7.5.2 损失厌恶系数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分析第113页
        7.5.3 其他控制变量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分析第113页
    7.6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5-125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5-117页
    8.2 政策建议第117-125页
        8.2.1 完善连片贫困地区农户风险管理体系第117-119页
        8.2.2 为贫困农户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第119-121页
        8.2.3 提升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第121-123页
        8.2.4 逐步转变贫困农户风险态度把握机会促进发展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个人简历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运动学和声学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研究
下一篇:氦铷中性碰撞对铷原子精细光谱影响的实验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