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雷达高度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的发展 | 第16-17页 |
1.2.2 InSAR与高度表的发展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高分辨率高度测量原理 | 第21-29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工作原理 | 第21-24页 |
2.3 干涉高程测量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垂直航向一维干涉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测高原理 | 第29-4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垂直航向一维干涉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回波模型 | 第29-31页 |
3.3 地形特征点的提取及其三维定位方法 | 第31-35页 |
3.3.1 地形特征点定位方法原理 | 第32-33页 |
3.3.2 地形特征点定义 | 第33页 |
3.3.3 地形特征点的提取 | 第33-35页 |
3.4 多普勒通道的选取 | 第35-36页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44页 |
3.5.1 起伏较大地形条件下仿真与分析 | 第37-40页 |
3.5.2 起伏较小地形条件下仿真与分析 | 第40-42页 |
3.5.3 平坦地面条件下仿真与分析 | 第42-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四章 二维干涉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测高原理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二维干涉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回波模型 | 第47-49页 |
4.3 地形特征点定位方法 | 第49-51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4.4.1 起伏较大地形条件下仿真与分析 | 第51-53页 |
4.4.2 起伏较小地形情况下仿真与分析 | 第53-55页 |
4.4.3 平坦地面条件下仿真与分析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干涉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系统性能分析 | 第57-75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多天线干涉延迟多普勒高度表垂直航向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 第57-59页 |
5.3 多天线干涉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沿航向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 第59-64页 |
5.3.1 高度表脉冲重复频率的设计 | 第59-61页 |
5.3.2 分析沿航向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 第61-64页 |
5.4 地形特征点测量精度分析 | 第64-70页 |
5.4.1 垂直航向一维干涉延迟多普勒高度表特征点测量精度分析 | 第64-67页 |
5.4.2 二维干涉延迟多普勒高度表特征点测量精度分析 | 第67-70页 |
5.5 干涉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设计实例 | 第70-7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