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分析 | 第11-16页 |
1.2.1 电缆拉管敷设特点分析 | 第11-12页 |
1.2.2 国外对电缆载流量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电缆载流量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拉管敷设牵引力公式推导及应用分析 | 第17-37页 |
2.1 电缆拉管敷设工艺分析及高压电力电缆结构 | 第17-19页 |
2.1.1 电缆拉管敷设工艺分析 | 第17-18页 |
2.1.2 高压电力电缆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2.2 拉管敷设的模型建立和理论公式推导 | 第19-25页 |
2.2.1 拉管弧线部分模型 | 第19-21页 |
2.2.2 模型各部分牵引力计算 | 第21-25页 |
2.3 拉管敷设不同轨迹模型的综合牵引力计算 | 第25-29页 |
2.3.1 拉管两端敷设深度大于过度段拉力计算 | 第25-26页 |
2.3.2 拉管两端敷设深度小于过度段拉力计算 | 第26-27页 |
2.3.3 拉管敷设深度与过渡段两端均不等的拉力计算 | 第27-29页 |
2.4 拉管敷设的工程简化模型和公式推导 | 第29-32页 |
2.4.1 拉管敷设轨迹简化模型 | 第29-31页 |
2.4.2 拉管敷设斜线段近似公式与弧线公式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2.5 不同敷设方式下的拉管距离及牵引力计算分析 | 第32-36页 |
2.5.1 全输送方式下的拉管敷设计算 | 第32-35页 |
2.5.2 输送与牵引相结合的方式下的拉管敷设计算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采用冷却装置提高排管群电缆载流量的研究 | 第37-48页 |
3.1 排管敷设电缆载流量分析 | 第37页 |
3.2 强制冷却原理 | 第37-40页 |
3.2.1 电缆强制冷却设备的原理 | 第39-40页 |
3.3 排管电缆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0-45页 |
3.3.1 排管电缆损耗及周围热阻分析 | 第41-45页 |
3.3.2 理论计算载流量 | 第45页 |
3.4 提高电缆载流量的可行性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冷却方式下电缆群温度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8-61页 |
4.1 排管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1.1 热传导微分方程 | 第48-49页 |
4.1.2 热对流微分方程 | 第49页 |
4.2 地下排管群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53页 |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0-52页 |
4.2.3 网格划分 | 第52-53页 |
4.3 排管群温度场及载流量的计算 | 第53-55页 |
4.3.1 电缆损耗的计算 | 第53页 |
4.3.2 电缆排管温度场 | 第53-54页 |
4.3.3 敷设强迫冷却电缆温度场 | 第54-55页 |
4.4 强迫冷却方式下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因素 | 第55-60页 |
4.4.1 冷水管尺寸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2 冷水管排放位置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3 冷水管温度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 第58页 |
4.4.4 冷水管水流速度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5 排管中冷空气流速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