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1.2 金属空气电池储能技术 | 第19-22页 |
1.3 金属空气电池的氧还原(ORR)/氧析出(OER)双功能催化剂 | 第22-35页 |
1.3.1 氧还原反应和氧析出反应 | 第22-23页 |
1.3.2 用于评价ORR和OER催化活性的电化学参数 | 第23-26页 |
1.3.3 ORR和OER催化剂的设计方法和实例 | 第26-30页 |
1.3.4 自支撑型柔性催化功能材料 | 第30-32页 |
1.3.5 基于自支撑催化材料的柔性LAB和ZAB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 | 第32-35页 |
1.4 电纺碳纤维及其自支撑催化材料 | 第35-44页 |
1.4.1 电纺碳纤维的制备 | 第35-41页 |
1.4.2 电纺碳纤维自支撑催化材料及其可穿戴空气电池设计 | 第41-44页 |
1.5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44-49页 |
1.5.1 存在问题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45页 |
1.5.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45-47页 |
1.5.3 创新点 | 第47-49页 |
第2章 多种结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制备和表征比较 | 第49-9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49-68页 |
2.1.1 整体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49-50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50-52页 |
2.1.3 三种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制备实验 | 第52-61页 |
2.1.4 产物的测试和表征方法 | 第61-68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87页 |
2.2.1 MC-ECF的形貌结构和优化制备 | 第68-73页 |
2.2.2 CNT-ECF的形貌和优化制备 | 第73-76页 |
2.2.3 PCF-ECF的形貌结构和优化制备 | 第76-80页 |
2.2.4 三种结构电纺碳纤维的优化制备方法比较和结构参数分析 | 第80-82页 |
2.2.5 三种结构电纺碳纤维的表征比较和氧催化优劣势分析 | 第82-87页 |
2.3 小结 | 第87-90页 |
第3章 复合结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制备和表征比较 | 第90-10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90-93页 |
3.1.1 实验设备 | 第90-91页 |
3.1.2 CNT/PCF复合结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设计和材料制备实验 | 第91-93页 |
3.1.3 产物的测试和表征方法 | 第93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3-104页 |
3.2.1 CNT/PCF-ECF的形貌结构和优化制备 | 第93-97页 |
3.2.2 复合结构和单一结构电纺碳纤维的优化制备方法比较和结构参数分析 | 第97-99页 |
3.2.3 复合结构和单一结构电纺碳纤维的表征比较和氧催化优劣势分析 | 第99-104页 |
3.3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4章 基于电纺碳纤维的柔性锌空气电池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106-11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106-114页 |
4.1.1 实验设备 | 第106-107页 |
4.1.2 全柔性锌空气电池各组件的材料制备和组装实验 | 第107-112页 |
4.1.3 产物的测试和表征方法 | 第112-114页 |
4.2 结果和讨论 | 第114-118页 |
4.2.1 基于碳纤维布制备柔性金属锌电极的形貌和金属负载量 | 第114页 |
4.2.2 本文制备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电池性能比较和筛选 | 第114-115页 |
4.2.3 基于复合结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全柔性锌空气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115-118页 |
4.3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5页 |
5.1 结论 | 第119-123页 |
5.1.1 多种结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优化制备和表征比较 | 第119-121页 |
5.1.2 复合结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优化制备和与单一结构样品的表征比较 | 第121-122页 |
5.1.3 基于电纺碳纤维氧催化正极的柔性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122-123页 |
5.2 问题与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43页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43-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