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最低价中标分析 | 第18-29页 |
2.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 第18-20页 |
2.1.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 第18页 |
2.1.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2.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研究 | 第20-22页 |
2.2.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特点 | 第20-21页 |
2.2.2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 第21-22页 |
2.3 最低价中标的含义与特点 | 第22-23页 |
2.3.1 最低价中标的含义 | 第22页 |
2.3.2 最低价中标的特点 | 第22-23页 |
2.4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实施最低价中标的基础 | 第23页 |
2.5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最低价中标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 第23-28页 |
2.5.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最低价中标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 第23-25页 |
2.5.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最低价中标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2.5.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最低价中标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国外应用最低价中标法的研究 | 第29-38页 |
3.1 美国实行最低价中标的研究 | 第29-32页 |
3.1.1 美国工程施工招标做法 | 第29页 |
3.1.2 美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方法 | 第29-30页 |
3.1.3 最低价中标法在美国应用的经验分析 | 第30-32页 |
3.2 德国实行最低价中标的研究 | 第32-34页 |
3.2.1 德国公共工程施工招标做法 | 第32页 |
3.2.2 德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方法 | 第32-33页 |
3.2.3 最低价中标在德国应用的经验分析 | 第33-34页 |
3.3 英联邦式(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实行最低价中标的研究 | 第34-36页 |
3.3.1 香港政府工程施工招标做法 | 第34页 |
3.3.2 香港政府工程招标评标方法 | 第34-35页 |
3.3.3 最低价中标在香港应用的经验分析 | 第35-36页 |
3.4 国外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启示 | 第36-37页 |
3.4.1 美国、德国、香港实施最低价中标法对比 | 第36页 |
3.4.2 国外及香港地区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启示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 | 第38-61页 |
4.1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必要性 | 第38页 |
4.2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意义 | 第38-39页 |
4.3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困难 | 第39页 |
4.3.1 难以明确界定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 | 第39页 |
4.3.2 特殊工艺、先进工艺成本难确定 | 第39页 |
4.3.3 部分地区还没有普及电子招投标 | 第39页 |
4.4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基础条件 | 第39-41页 |
4.4.1 编制完善的招标文件。 | 第39-40页 |
4.4.2 做好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 第40页 |
4.4.3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标投标 | 第40页 |
4.4.4 采用电子化招投标 | 第40-41页 |
4.5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内容和方法 | 第41-44页 |
4.5.1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内容 | 第41页 |
4.5.2 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方法 | 第41-44页 |
4.6 国内一些地区实行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启示 | 第44-60页 |
4.6.1 福建省实行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启示 | 第44-47页 |
4.6.2 广东省中山市实行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启示 | 第47-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完善最低价中标合理性评审的措施建议 | 第61-66页 |
5.1 明确最低价中标适用范围、适用标准 | 第61页 |
5.2 明确判定标准发挥评审专家的价格干预功能 | 第61-62页 |
5.3 细化具体评判标准 | 第62页 |
5.3.1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启动投标报价合理性评审条件 | 第62页 |
5.3.2 对投标人说明的内容和提供的证明材料做具体规定 | 第62页 |
5.4 加强评标专家队伍建设,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 | 第62-63页 |
5.5 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和深度 | 第63-64页 |
5.6 建立、建全企业定额,为投标报价合理性评审提供条件 | 第64页 |
5.7 建立投标企业诚信体系 | 第64-6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1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