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论文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的演进(1928-1949)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4页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研究设想第10-12页
     ·研究思路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创新点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2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演进的轨迹梳理第14-28页
   ·合作缘起(1928 年3 月—1937 年6 月)第14-17页
     ·中共对民主党派的排斥第15页
     ·民主党派对中共的排斥第15-16页
     ·中共与民主党派初步合作的缘起第16-17页
   ·深入合作(1937 年7 月—1945 年8 月)第17-21页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第18-19页
     ·在民主宪政运动中相互配合第19-20页
     ·中共帮助民主党派建立和发展组织第20-21页
   ·密切合作(1945 年9 月—1948 年4 月)第21-25页
     ·在争取和平建国中紧密合作第21-22页
     ·中共与民主党派联合抵制“伪国大”第22-23页
     ·中共与民主党派在“第二条战线”上的合作第23-24页
     ·中共帮助民主党派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第24-25页
   ·制度化合作(1948 年5 月—1949 年9 月)第25-28页
     ·各民主党派实现历史性转变第25-26页
     ·各民主党派支持人民解放战争第26-27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形成第27-28页
3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演进的动因第28-35页
   ·中共主导地位确立的必然性第28-31页
     ·中国民主革命深入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果第28-29页
     ·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必要性第29-30页
     ·中共对民主党派认识的深化第30-31页
   ·国民党统治的独裁反动性第31-33页
     ·国民党政治体制对其他党派的绝对排斥第31-32页
     ·国民党对中共和民主党派实施恐怖政策第32-33页
   ·民主党派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顺应时代性第33-34页
     ·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内在动因第33页
     ·实现历史性转变的组织保障第33-34页
     ·实现历史性转变的现实动因第34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党派合作关系的影响第34-35页
4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演进的意义第35-39页
   ·结成革命统一战线促进新中国诞生第35-36页
   ·形成当代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制度第36-37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37-39页
5 结语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历第47-48页
导师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港区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以广东省惠东县港口管委会为例
下一篇: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