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菲利普孢囊线虫与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根系趋性及种衣剂防治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0-23页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概述第11-23页
        1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第11-12页
        2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第12-17页
            2.1 寄主范围第12-13页
            2.2 为害症状第13页
            2.3 生活史及侵染循环第13-14页
            2.4 二龄幼虫的孵化规律第14-15页
            2.5 致病型分化第15-17页
        3 CCN的防治第17-21页
            3.1 农业防治第17页
            3.2 种植抗耐性品种第17-19页
            3.3 化学防治第19-20页
            3.4 生物防治第20-21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23-61页
    第一章 菲利普孢囊线虫与禾谷孢囊线虫在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发生情况调查第25-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1.1 调查和采样方法第27页
            1.2 孢囊的分离和计数第27页
            1.3 CCN种类的双重PCR检测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2.1 CCN在河南省的发生调查及群体密度分析第28页
            2.2 双重PCR检测CCN种类的发生第28-30页
            2.3 禾谷孢囊线虫单独侵染的发生第30页
            2.4 菲利普孢囊线虫单独侵染的发生第30-31页
            2.5 菲利普孢囊线虫与禾谷孢囊线虫复合侵染的发生第31页
        3 讨论第31-37页
    第二章 菲利普孢囊线虫和禾谷孢囊线虫对不同小麦根系的趋性分析第37-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1.1 供试小麦品种第38-39页
            1.2 二龄幼虫的收集第39页
            1.3 Plurionic F-127胶体的制备第39页
            1.4 二龄幼虫对小麦根尖的趋性观察第39-40页
            1.5 统计分析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2.1 不同小麦品种对两种线虫的吸引分析第40-41页
            2.2 两种线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趋性分析第41-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第三章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种衣剂防治研究第49-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1.1 供试材料第50-51页
            1.2 试验方法第51页
            1.3 调查方法第51-53页
            1.4 统计分析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56页
            2.1 种衣剂处理对苗期小麦长势的影响第53-54页
            2.2 种衣剂处理对小麦根围土壤及根内2龄幼虫数量的影响第54-55页
            2.3 种衣剂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密度的影响第55-56页
            2.4 种衣剂处理对收获期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56页
        3 讨论第56-61页
全文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药使用下转Bt水稻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昆虫发生动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玉米水分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滑县数据的研究